![](https://img.haomeiwen.com/i952794/6e22c774ec871999.jpg)
施家胡同位于北京前门大街路西,是宣南文化中二十个“最”之一。清末民初时,它连同西河沿、钱市胡同是北京最集中的民族金融区。施家胡同就似一幅清末民初的风俗画,有中国传统的四合院,也有日、欧式的尖顶小楼。有兴趣逐一院落细细观瞧,还可隐约看出各样旧时的店堂、门脸、门雕装饰。
![](https://img.haomeiwen.com/i952794/e5c68dd5a550b8d4.jpg)
据说,当时有施姓商家在这里居住,虽然后来施家商人搬迁别处,但这里一直还是沿用施家胡同的名称。从清代中期起,这里逐渐发展成为以银钱和旅店业为主的商业街。著名的店铺有:同德、同益、同和裕、长兴、春元、义兴、余大亨、广瑞等银号,殖边、华威、泉通、河北省等银行,以及三义店、恒通客店、北京旅馆等。施家胡同可说是旗舰规模了。当时,规模较大的银号有10号的谦生银号,11号的裕兴中银号,12号的义生银号,15号的福生银号,17号启明银号,21号的三聚源银号,22号的集成银号、24号丰盛、26号余太亨、28号广瑞等。
相传,早年间这里曾经文人荟萃,著名学者纪晓岚、王渔洋、梁诗正的故居以及许多梨园巨子、商界名家的家都散布在周围,他们来来往往,在施家胡同留下过许多历史的足迹。南开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张伯苓回忆说,他每次到北京办事,总是住前门外施家胡同一个普通客店,每天房费一元。当时,敢收一元大洋宿费的旅馆,起码是“三星”以上“四星”以下了。
肖复兴先生在他的《城南银街》中写道这施家胡同:……真正能称得上银街的,只有钱市和施家两家胡同,非常值得珍惜的是,今天这两条胡同里,上百年前银街的风貌还多少清晰地保存着,历史的沧桑并示随岁月的逝去一扫而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