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离成功还缺一点积累

作者: 满园嘉卉 | 来源:发表于2016-10-11 15:57 被阅读28次

    谈及如何当好一个部门负责人或者是如何带好一支团队,或许大家都会不假思索地谈上几点,比如: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能够顺利完成部门目标;善于沟通协调,能够妥善处理部门内外部的事务纠纷;知人善任,能善于发现下属的优缺点并安排合适的工作任务;敬业爱岗,富有责任心,敢负责敢担当……等等。

    虽然上面所说的部门负责人的素质和能力固然非常重要,但本文暂且不谈,我们来谈一谈部门负责人的另一项时常被大家忽视的能力:积累。简简单单的“积累”二字,包含着各种含义。从字面意思上看,积累可以是过往的经验、曾经的教训,也可以是未曾获得新知识新技能等等,都需要积累。

    脑中潜藏的知识,工作中使用的技艺,都应该被高度提炼成文字体系

    一个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在经营发展中,必然会慢慢地积累起许多业务知识与经验教训,大到公司战略、中到部门管理、小到员工个人工作方式,各个层面都会渐渐成长,虽然成长途中会伴随着一些错误与糟粕,但总归能收获许多精华。

    这些精华最终或许内化为部门负责人的个人智慧,或许转化成一套业务知识与方法。但可惜的是,许多经验仅仅只存在于个体,没有充分提炼,更谈不上形成一个可供全员学习的文字体系。经验技艺如果没有形成文字,难免会面临消亡的境地。

    中国的少数民族众多,有许多民族只有口头语言,并没有形成文字。随着汉语的普及与推广,许多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文化正在逐渐消失。畲族是我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广东、安徽、浙江与江西等省份,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畲族形成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尤其是畲族语言更是畲族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标志之一。但是,因为缺少文字系统的记载,口头形式的文化传承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流下日渐式微,正遭遇着逐渐消亡的危机。

    文化传承尚且如此,工作经验的传承更是如此。在没有精准文字的辅助下(亦可以是图形、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光靠传统的传帮带的形式来传递,必然会存在学走样的尴尬,而且传递过程中存在转化率的问题,经多次传递后,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在实际的日常工作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以下状况:

    公司某岗位又换了一个新人小李,因经验不足,加之对该岗位工作不熟悉,导致工作水平明显下降,常常乱成一团。对此,在公司干了好几年的老赵叹了一口气,说:“哎,公司许多岗位的工作,多年来,不就是这样低水平重复,起起伏伏吗?”

    销售小王在客户那里吃了“闭门羹”之后,拍着自己脑袋,懊悔地说:“以前我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今天,怎么又犯了呢?”

    公司工程部某骨干小张,能力出色,业务知识过硬,只要他出面处理和协调的事情都办得妥妥的,但是一旦小张有事走不开,换成同事去处理,就会常常搞砸,到头来还是小张出面。

    明明已经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理方式,或者是前辈们总结出的的工作经验,但却仅仅存在于个体的智慧和技艺中,没有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更不用说推广开去做到人人学习并应用。

    一个孙悟空不可怕,可怕的是孙悟空一吹毫毛,变出无数个一模一样能力的孙悟空。作为部门负责人,应该像孙悟空那样,将多年来积累的自身的能力特长和业务素养全盘归纳,记录形成文字,推广至部门的每一个成员中去,产生强大的复制效应,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可持续的培养体系。

    如果能够把部门的过往的经验教训和业务积累能够全部记录下来,做好传承,让部门的后继者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就会少了许多重复性工作、少了许多重蹈覆辙。

    做好工作总结,善于复盘工作中的对与错

    在经济“新常态”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严峻考验,要想走出困境,做好战略调整与技术创新之外,加强自身管理也是一剂良方,必须大力加强内部挖潜,向管理要效益,逐渐从粗放型管理模式转变到精细化管理模式上来。而精细化管理当中,复盘是简单、易行、有效的管理方法,对提升工作效率、优化整合等等都有不错的作用。

    复盘,原是围棋术语,本意是对弈者下完一盘棋之后,重新在棋盘上把对弈过程摆一遍,看看哪些地方下得好,哪些地方下得不好,哪些地方可以有不同甚至更好的下法等等。

    其实质就是从经验中学习,古语言“吃一堑,长一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都是这个道理。对于一些重要而复杂的大事,可能得花较长时间来梳理,并总结成书面材料;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事件,做完以后可以在心里默默地把整个过程回想一遍。

    组织完一次会议之后,可以复盘一下会议的过程和结果,以便下一次会议能更有效;一个工程竣工验收完以后,可以复盘一下整个工程从开工到竣工之间发生的各种事件,以及处理的方式方法,以便下一个工地能够有效避免发生类似事件;签下一单业务后,可以复盘一下接触客户的策略,以便下次谈判的时候更胸有成竹。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一直保持着复盘的习惯,他说:“我平时习惯每隔一个月左右,静下心来花5天左右的时间,把近来做的事情捋一遍,写写东西。”

    “吾日三省吾身”,先贤一直如是教导我们,如果我们能够持续地进行自我反思,善加积累,无疑会学得更多、成长得更快。

    归纳部门工作体系与流程,做好优化与防误设计

    一般企业的各个部门岗位都已经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工作方式,针对各类问题也有了相对应的应付模式。有一些部门则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流程,约定了每日、每周、每月、每季度、每半年以及每年的工作内容,以此来提升部门工作效率;而另一些部门则仍没有形成规范的流程管理,工作上处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临时应付态势,常常顾此失彼。

    我们知道,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绝大多数仍属于流程类工作,比如业务审批工作、各类申请表单、公文签审、各类指令单的下达等等。如果部门负责人能够归纳整理,将这些繁琐的日常事务形成业务自动化流程,并通过授权机制交由下属完成,就可以解放自己的头脑,腾出时间来思考企业的发展等诸如更重要的事情。

    一个部门负责人,如果在工作流程设计上懒惰,在繁杂事务上勤奋,是不可取的。相反,应该扛起一面领导与指挥的大旗,充分挖掘下属的工作能力,调动起全员的积极性。

    而当工作流程步入正轨后,需要定期检查与反馈,根据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来改进工作流程,做好防误设计,尽可能减少流程运行当中可能会发生的错误。从无流程到有流程,再到优化流程,部门负责人在一次次改进与积累中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前进。

    勤于学习,多积累新知识、新能力

    除了上述几点,作为部门负责人的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就是:勤于学习,多积累新知识与新能力。

    没有人能够一招鲜吃遍天,陈旧的知识储备体系或许能够为未来的形势境遇提供经验上的帮助,但总归有失灵的一天,应对新事物的最好方法仍然是去了解新事物、学习新事物。互联网+、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新常态、供给侧改革……各种新名词让人眼花缭乱,不及时学习,迟早被淘汰。

    了解新事物仅仅只是开始而,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积累新知识,获得新能力,掌握新技能,并借此增强自身职场价值,甚至开辟新的职业之路。

    如果你混豆瓣,那一定听说过“三公子”。三公子是网红,是人气作家,还出了两本畅销书。可是,其真实身份只是一名80后小女子。原先默默无闻的她,利用下班后的时间读书、学习和写作,而后开始在豆瓣上写日志,理财、读书、职场等各个方面,记录成长。坚持几年之后,硕果斐然。她在豆瓣上写日志作为倾诉感想的渠道,一下就坚持写了5年,共计写了100万字。很多人觉得,每年写20万字的文章太可怕了。但仔细想想,分摊到每个月也不过两万字,再分摊到每周,不过4000字,两篇普通日志的量而已。她做的,其实只是坚持下去。

    有句俗话——下班后的八小时,才是决定你和同龄人差距的关键因素。如果统统拿来吃喝玩乐,那么很快会变成一个吃货;如果统统拿来学习给职场发展充电,那么很快会变成同事的上司。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这些老生常谈的谚语,或许对很多人已经没什么触动了。但是如果能够做到坚持和积累,收获的果实一定不会让人失望。三公子利用下班的八小时,完成了从一名小职员到畅销书作家的华丽蜕变。

    或许我们并不想成为一个作家,不需要博览群书笔耕不倦,但如果想成为一个职场达人、攀登事业的高峰,还是需要在工作中做好各方面的积累。客户数据、财务数据、人事数据、资料数据等等,虽然只是简单的数据,但是做到常年的重复积累,也是一笔惊人的财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离成功还缺一点积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rb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