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工有四位师兄弟,都是大才,最近陈工多了一位师侄,多了一位传承人。
陈工的师侄,经过多年的培养与实践之后,终于也走上独挡一面的负责人,陈工很骄傲。
我调侃陈工:“人家的徒弟已出师了,你的徒弟在哪?”
陈工:“那不是一样吗,也是我的师侄,归于一个师门的。”
与陈工的师侄打交道,也很有意思。有些问题,比较刁钻,或是第一次碰到,师侄很是苦恼,总在默默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我帮着师侄出主意:“这些东西,你的师叔师伯经验丰富,遇到的情况也比较多,可以多多请教。”
师侄还有点不好意思,说:“老是请教他们,也不是很好,有时候,我喜欢一个人摸索。”
师侄就是这样一个人,爱钻研,积极想办法。有几次遇到同类问题,通师侄的努力,改进操作工艺等方式,终于成功避免了同类情况的再次出现。
大家纷纷表场师侄,通过工艺的改进,终于解决了问题,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师侄还比较谦虚,说道:“就这一次,不能说明问题,可能是运气好呢。如果按这工艺操作,都没问题,这才说明该问题解决了。”
师侄说的没错。一次可能只是偶然,都是这样,才算成功。
有些公司,发展很快,而各种管理人才,不可能都通过人才市场等渠道,直接招聘过来。所以,公司自己培养人才,成为公司积累人才的重途径之一,而陈工的师侄就属这一类。
师侄也就技校毕业,毕业后进入公司工作,刚开始是一普通的操作工。但师侄的努力肯干,只要安排给他的工作,总能出色地完成。
正因如此,师侄逐渐被列入培养的对象,从班长开始,不断晋升,最终成为一部门的负责人。
像师侄这样的人才,其实有很多。
就在前几年,有一位锅炉工,烧锅炉的。在普通人看来,一位年轻人,只烧烧锅炉,没多大出息。但这位年轻人,却在若干年后,竟成分公司领导,让人看了,有点不可思议。
所以,只要努力,总会有意想不到的结局。
有些年轻人,不管在什么岗位,总是在抱怨,这点不合理,那点不合理,工作不积极不说,还敷衍了事,到最后,除了跳槽,别无他法。
只要努力,就有积累,就有收获。只要这样,才会在遇到合适的时机,才会发光。
![](https://img.haomeiwen.com/i25146460/2d08a6f5cbcfe42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