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是怎样变成四方的——字体的变迁
人们常说:“篆书如圈,隶书如蚕,楷书如站,行书如走,草书如跑。”这形象地说明了汉字字体的特点。汉字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部汉字字体的演化史,也是一部中华文明传承与演变的历史。
世界上有四方的太阳吗?有。这个四方的太阳就存在于我们的汉字里,就是“日”字。
其实最早的“日”字并不是四方的。古代人跟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同一个太阳,是圆的,他们按照太阳的样子画出来的“日”字,也是圆的,像“⑥”。可是如今的“日”字明明是四方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还得从汉字字体的变迁说起。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是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将来也许还会发现再早一些的文字。但现在只能从甲骨文讲起。甲骨文产生之后的三千多年来,汉字在写法上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化,产生了好多种字体。字体的名目繁多,不统一,我们挑选几种相对熟悉的来谈谈。这些字体,有的我们还在继续使用,有的我们可以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看到。下面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几种字体,呈现了我国汉字三千多年来在写法上演变的历史。
自甲骨文开始,汉字字体演变的过程可以概括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这些是汉字的主要字形,除此之外,还有两种辅助字形,即草书和行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