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文拾贝
《诗经》300-1鲁颂•駉[jiōng]之什•泮[pàn]水(一

《诗经》300-1鲁颂•駉[jiōng]之什•泮[pàn]水(一

作者: 无色生香 | 来源:发表于2022-12-15 22:03 被阅读0次

《泮\color{red}{[pàn]}水》歌颂鲁僖公继承祖业,整修泮宫,征服淮夷,建立文治武力。


  • 思乐泮\color{red}{[pàn]}水,薄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旂\color{red}{[qí]}。其旂\color{red}{[qí]}\color{red}{[pèi]}茷,鸾声哕\color{red}{[huì]}哕。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 兴高采烈泮水滨,在此采撷水芹菜。鲁侯大驾要来到,远远看见龙形旗。旌旗飘飘迎风展,鸾铃声声悦耳听。无论大官和小官,跟随鲁侯向前行。

  • 思乐泮\color{red}{[pàn]}水,薄采其藻。鲁侯戾止,其马蹻\color{red}{[qiāo]}蹻。其马蹻蹻,其音昭昭。载色载笑,匪怒伊教。

  • 兴高采烈泮水滨,采撷水中绿藻菜。鲁侯大驾要来到,他的坐骑真矫健。他的坐骑真矫健,他的声音亮又高。鲁侯和颜又悦色,不怒自威施教化。


\color{red}{[pàn]}:水名。出曲阜县治,西流至兖州府城,东入泗。一说古时学宫前的水池。
:发语词。
:语助词。
:水中的一种植物,即水芹菜。
:临。
:语尾助词。
:语助词。
\color{red}{[qí]}:绘有龙形图案的旗帜。
\color{red}{[pèi]}:飘扬的样子。
:通“銮”,古代的车铃。
\color{red}{[huì]}:铃和鸣声。
无小无大:指随从官员职位不分大小尊卑。
:鲁公,亦指诗中的鲁侯。
:行走。

:水中植物名。
\color{red}{[qiāo]}:马强壮的样子。
昭昭:指声音洪亮。
:指容颜和蔼。
:语助词。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color{gray}{(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国风》是按国别编排,《雅》《颂》则以十篇为一组,以每组篇首的篇名为组名。

如《小雅》从《鹿鸣》到《鱼丽》十篇,就称为《鹿鸣之什》(伍、什是中国古代的计数单位,“某某之什”,即某某等十篇诗)。《大雅》从《文王》到《文王有声》十篇,就称之为《文王之什》。《周颂》从《清庙》到《思文》十篇,就称为《清庙之什》。十篇以上带有零数的诗篇,不另立篇什,就编排在最后一组篇什内。

《鲁颂》,《诗经》三颂之一,共四篇,创作时间为春秋时代,内容均为歌颂鲁僖公。

《駉\color{red}{[jiōng]}之什》:駉\color{red}{[jiōng]}、有駜\color{red}{[bì]}、泮\color{red}{[pàn]}水、閟\color{red}{[bì ]}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300-1鲁颂•駉[jiōng]之什•泮[pàn]水(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vl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