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举答客问20:“大文化散文”是怎样写成的?(续篇)
王万举,著名学者、一级作家,“文化创意学”系列学科创立人(以下简称:王)
郝小学,全国新媒体联盟主席(以下简称:郝)
郝:王先生,上次发了《人化自然,文以化人——大文化散文是怎样写成的》之后,很多读者反映,还需要展开一下。
王:好吧。上次你问了两个问题,我实际上只回答了一个,认为第二个隐藏在“文化”的定义中。所谓大文化散文产生的社会条件,就是“文化”的历史性展开。从第一把石斧的诞生到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是基于劳动、物质生产的实践历程,也就是“历史”、自然的人化的进程。这就是“文化”的基础含义。而当物质文明建设高歌猛进之时,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社会条件也就突出出来了。从1980末的“文化小说”到1990年代初、中期的文化散文,都是这种社会条件的产物。从根本上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基于实践)”,它描述的是人类的整个进程,是“历史之谜”的真正解决(实现共产主义);从阶段性说,“文化”又独立出来,发挥着“以文化人”的作用,为生产力的发展保驾护航。
郝:说得太好了!你这番话,让我对大文化散文的社会功用有了更清晰地认识,这对于写好作品有极大的帮助。
王:“文化”被创造出来,反过来又滋润着人,塑造着人。而“文化散文”,正是一种滋润人的艺术品。我经常说,艺术只存在于审美态度和审美对象的对接之中;又强调,文学艺术是一个动力系统。文化散文的流行,说明着社会已进入了法治时代,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在文本,“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在审美态度,有条件有精力有时间有情绪来欣赏那些断壁残垣、远古遗风,并且刨根问底。
郝:你上次说,文化散文大多从一个“物在”写起。有读者问,藏书楼、文艺作品算不算“物在”?
王:上次说得太笼统。所谓“物在”,在这里就是指可感形象。好的文化散文,要能够引导读者在阅读中实现由“真”或由“美”向善的心理转化。
郝:你的回答确实藏着许多“写法”啊。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