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书画装裱

作者: 姚小飞 | 来源:发表于2017-09-20 19:02 被阅读407次

文/姚小飞

谈到书画,必说装裱,装裱技艺伴随着书画艺术共同产生发展,已有上千年历史,其间随着材料和工艺的进步,经历了不少变革,但万变不离其宗,其目的都是使宣纸上的书画作品能够更有魅力、更美观的呈现出来。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虽好像对装裱技艺过分偏袒,也直接说明了装裱对作品的重要性。

中国书画大都用水墨创作,完成晾干后,难免凹凸不平,一些重墨山水尤其如此,再者因宣纸尺寸较大,最常用的四尺宣纸,也有一米四长,七十公分宽,因此作品创作完成后,大都会折起来带走,再打开后,上面的折痕难以抚平,影响了作品美观,另外宣纸大都比较薄,不能直接贴在墙上,容易损坏,如果需要长期悬挂,就得装裱。

装裱工艺分为装轴和装框两种,前半部分都是一样的,在作品上喷少量的水,用一种机器边加热,边熨平,类似熨衣服,然后用一张比较硬的覆背纸,把作品粘上去,这样作品看上去就非常的平整和硬挺,覆背纸一般比作品大上一圈,空出来的地方粘上有布纹的绫子,这样看起来作品像在绸缎上创作出来的,有种古色古香的味道,这个过程称为托裱。

后面的工艺就有区分了,装轴一般是在托裱后的作品底端卷上一个纸筒,纸筒两段插入两个轴头,看上去像是一个做工精美的木杖配在下面,作品悬挂的时候起到配重的作用,卷起来的时候起到轴心的作用,作品顶端用一个细木棍卷起来,不加轴头,穿上绳子,用于悬挂。横幅作品不用纸筒和轴头,两边都是穿绳子的小木棍,同时悬挂。装轴价格便宜,目前一般市面上四尺作品,费用大概是40到60,而且装轴可收可放,悬挂时打开,不挂时可以卷起来,便于存放,但装轴第一没有装框美观,第二少了外层保护,悬挂久了容易变色,第三两边会起卷,尤其横幅作品,幅面过大,中间还容易下垂,看起来不上档次。

装框的作品大气漂亮,因有玻璃保护,悬挂久了也不会变色,镜框的表面还能起到给作品提亮的效果,但装框作品不好携带,也不便于运输,装框作品所用的玻璃为了使作品透亮,看起来不变形,都比较薄,运输过程中不小心就容易破碎,现在有的装裱店为了安全和方便,会用一种pvc材质的硬塑料代替玻璃,虽然方便,但透光度不好,时间久了还容易氧化变暗,不如玻璃大气。装框工艺相比装轴也贵,四尺作品在200-400之间,如果用好的边框材质,如红木等会更贵。

装裱前后作品,各有优势,未装裱作品便于收藏和存放,一般一个大号信封即可,多数收藏家大都如此。装轴作品可用于送礼,再配上个合适大小的锦盒,拿在手上,一股高大上的感觉油然而生。装框作品最宜于悬挂,居家办公酒店会所,在显著的墙上,配上装框作品,灯光一打,文化时尚的氛围即刻扑面而来。

是否装裱,如何装裱,各有应用场景,要视自己的需求而来。

(版权所有,转载请著明出处)

相关文章

  • 浅谈书画装裱

    文/姚小飞 谈到书画,必说装裱,装裱技艺伴随着书画艺术共同产生发展,已有上千年历史,其间随着材料和工艺的进步,经历...

  • 书画装裱

    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看着周老师对书法的热爱,看着家里的书法作品越来越多。他的爱人周玉凤女士萌生了一个念头...

  • 2020-05-13

    书画装裱与修复

  • 《装潢志》

    《装潢志》,明周嘉胄撰,是我国古代有关书画装裱的专著。本书介绍了装裱书画和碑帖的各种技术、详细地论述了装裱...

  • 字画如何保存?

    一、别那么爱装裱,裸藏更佳 答:关于书画装裱还是不装裱更便于收藏这一问题,具体情况应作具体分析。收藏书画的目的之一...

  • 彭八百书画研究会举办“迎七一”书画笔会

    在建党98周年之际,近日,榆木坊老榆木家具宏张开业、赏珍阁书画装裱乔迁新址,彭八百书画研究会在赏珍阁书画装裱...

  • 鲁裱派书画装裱--技法精湛,色彩协调

    书画装裱师-朱老师从事传统手工字画装裱培训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字画装裱的实践经验,技艺精湛,装裱出的画轴,平整不...

  • 书画装裱在收藏中之价值体现

    书画装裱在收藏中之价值体现 收藏书画,很多人注重原装原裱。它最大限度的保持了书画的历史传承和沧桑。 原装裱旧画,成...

  • 鲁裱派书画装裱一技艺精湛,配色淡雅

    书画装裱师-朱老师从事传统手工字画装裱培训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字画装裱的实践经验,技艺精湛,装裱出的画轴,平整不瓦,...

  • 【世界文化常识】美术工艺篇(2)

    装裱 装裱是装饰书画、碑帖等的一门特殊技艺。古代的装裱叫“裱背”,亦称“装潢”,又称“装池”。 中国的装裱工艺是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书画装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co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