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偷自行车的人
时间:1948年
导演:维托里奥,德,西卡
编剧:维托里奥.德.西卡
国家:意大利
主演:非职业演员
类型:剧情
喜欢电影的人是无法绕开意大林新现实主义电影《偷自行车的人》。这部拍摄于1948年,由维托里奥.德.西卡编导的电影,被后人评为世界电影史上十大不朽影片之一。
维托里奥·德·西卡是一位集编、导、演于一体的极具才华和魅力的电影人,作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影片朴实、自然、注重细节、生活气息浓厚、充满对普通人的同情和关怀。
提到新现实主义电影,人们头脑里会快速闪现出它的特征:交代社会背景;追求实景;追求日常生活情节;描绘平民生活环境;拒绝明星制,雇佣非职业演员等等。
作为完全符合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偷自行车的人》,讲述的是一个工人,好不容易在就业中心找到一份骑自行车张贴广告的工作,可是,作为工作必备工具的自行车却被人偷走。于是,他带着儿子在罗马城内苦苦寻找。如果自行车找不回来,他将注定重新失业。傍晚时分,寻找未果的他萌生了偷车的念头。最终,他被当场抓住,后来虽被放走,但等待他和他家庭的依旧是贫困和无助,不仅如此,他还要蒙受被当成窃贼的羞辱。
电影故事是发生在在1948年,意大利社会失业问题严重的大背景下。电影中的主要演员完全是没有一点戏剧或电影经验的非职业演员。失业工人(爸爸)是位布列达工厂的工人,出演他妻子的是位新闻工作者,出演他儿子是导演在大街上的人群中挑选出来的。场面调度的技巧也符合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最严格的要求,没有一个摄影棚中的场景,全是采用街头实景拍摄。
电影剧情有着几分悲惨主义的调性和专注于卑琐细节的描写。剧情虽简单直白,但它的意义却无法忽略,在那个失业工人安身立命的世界里,穷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互相偷窃,使之整个陷入贫困的深渊。
影片自然质朴,其主题是隐匿在完全客观的社会现实之后的,而社会现实本身也成为道德和心理剧的背景。
整部电影,让观众情难自控之处是:儿子看到爸爸被车主当场抓住,爸爸挨了车主一记耳光。惊恐不已的儿子紧紧拽着爸爸的衣角,一声声喊着“爸爸,爸爸”。当愤怒的人们把爸爸押走,被抛在人群后面的儿子,轻轻捡起爸爸的帽子,眼含泪水,他一边掸着帽子上的尘土,一边向爸爸所在的方向走去。最终,车主看在儿子的情面上放了爸爸。儿子一边擦着眼泪,一边伸出小手紧紧地牵着爸爸的手,两人晃着双肩向家的方向走着。此时,镜头中,爸爸的泪水夺眶而出。
《偷自行车的人》长期以来一直被权威意见奉为一部杰作,在相距快70年的今天重看,依然觉得它充满力量、生机勃勃、简洁、直接和真实。
《偷自行车的人》的编导:维托里奥.德.西卡练习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