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读红楼(9)

作者: 云谷煮茶 | 来源:发表于2022-06-18 05:48 被阅读0次
网图侵删

    秦可卿和秦钟是姐弟俩,应该说姐姐对弟弟呵护备至,疼爱有加。姐姐秦可卿是从养生堂抱养,不是同胞至亲,但毕竟从小在一个屋檐下生活过,彼此相依为命,姐弟俩感情应是深厚。

  嫁入豪门,秦可卿设法介绍弟弟秦钟和贵族公子宝玉相识相交,目的是扩大弟弟朋友圈以图更大发展。秦可卿是眼界高远之人。

    然秦钟似乎对姐姐的关照及苦心没有任何反应,反而学到不少纨绔子弟的不良习气。尤其在秦可卿大殡期间,没有看到秦钟悲伤痛苦的任何表现,反而在水月庵和相好智能儿急不可耐地行苟且之事,实在令人不齿。秦钟对姐姐秦可卿心性之凉薄可见一斑。这点反不及宝玉。宝玉是至情之人,骨子里的。“如今从梦中听见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喷出一口血来”。

    宝玉、秦钟高下立见。

    令人玩味的是秦钟临咽气前对宝玉的一番肺腑之言。秦钟道:“并无别话,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说毕,便长叹一声,萧然长逝了。

  须知宝玉最讨厌别人给他讲取功名利禄的大道理,可秦钟临死却给他上了一课。不说宝玉听后有何感想,单从秦钟本人来讲,他定是从刻骨之感而发刻骨之言的。

  秦钟规劝宝玉,犹秦可卿规劝王熙凤。人之将死,其言乃善,乃哀,乃诚,乃真!

  秦钟家世卑微,清寒人家心牢也紧。且看秦钟离世前:“那秦钟魂魄哪里肯就去,又记念着家中无人掌管家务,又记挂着父亲还有留积下来的三四千两银子,又记挂着智能尚无下落,……”,发现桩桩件件无法改变,痛彻心扉。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需多”,秦钟最终发现“立志功名,荣耀显达”的世俗之路才能护家、持财,才能把所爱之人照顾彻底。至于“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的“见识”、“理想”、“清高”、“重情重义”等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不过“虚无缥缈”“轻如鸿毛”罢了!

  现实击穿了年青而幼稚的秦钟,不得不对宝玉真情告白。宝玉何时才能省悟,恐怕得等到“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时候罢!

相关文章

  • 闲读红楼(9)

    秦可卿和秦钟是姐弟俩,应该说姐姐对弟弟呵护备至,疼爱有加。姐姐秦可卿是从养生堂抱养,不是同胞至亲,但毕竟从小在...

  • 闲读品红楼

    文/月明红红 在生活中每当遇到困惑的时候,我就会想去读一些书,希望从书中去能够寻找一些安慰一些鼓励。有时感觉社会就...

  • 闲读《误读红楼》

    回老家一趟,带了几本书来,聊以打发时光。想不到多用不着,一来晚上床头灯灰暗,早早就累乏入了睡,也因为有一本就足以,...

  • 闲读红楼《一》

    作者公众号:咿布 最早是小学三年级,翻看小叔带回的连环画。当时年少,只觉得人物好看,画面艳丽,名字都识不大全。也算...

  • 闲读红楼(3)

    贾瑞怎么看上王熙凤的,他难道不知“凤辣子”的声名吗,随便一个心眼子你贾瑞也招架不住。 世间事往往不能问为什...

  • 闲读红楼(2)

    欣 赏、学习红楼语言是闲读红楼的原因之一。说实话,作诗写文就是罗织文字。一个个方块字像建筑工地的块块砖瓦石片,...

  • 闲读红楼(1)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城中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

  • 闲读红楼(6)

    赤日炎炎,炙烤大地。难得一日清闲,泡杯“黄金芽”,斜躺乌金椅,散散淡淡慢读红楼。 想曹公“增删五次,批阅十...

  • 闲读红楼(7)

    焦大是贾府里的一个老奴,对这个人物着墨不多,可信息量很大。 把这个老奴起名为“焦大”就有些意思。我们知道...

  • 闲读红楼(5)

    黛玉进贾府,据各种推测应该是6、7岁的样子。看到小姑娘“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读红楼(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kk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