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来过家家好不好?”
“什么过家家?”
“就是以前我们玩过的那种,你来当妈妈,我来当宝宝。”
“我不要玩,太幼稚了!”
这是两个大班女孩的对话。
我说:“过家家不就是小孩子玩的吗?”
她说:“我都六岁了!”
噢,原来小孩子和幼稚不是一回事儿!
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不玩过家家的,但关于角色扮演的游戏,似乎与年龄无关吧。成人世界的角色扮演,是因为更难了,所以不幼稚吗?还是,已经幼稚不起来了?
事实上,“幼稚”这样的话,说最多得往往也都是青少年。将熟未熟之际,幼稚似乎是一种忌讳。我想,这个六岁的小女孩,多少有受两个姐姐的影响吧。
同样是“童话”,为什么“天真”让人不置可否,甚至有些美好,“幼稚”就让人难以接受呢?我反倒觉得,成年的幼稚更显可爱。
想必大多数人都是预先被告诉或在心里自行画了界限:“长大了,不能那么幼稚,幼稚是不好的。”
可怎样算“长大”呢?成年,不一定就是成熟;成熟了也可能会是“愤青”;更何况还有老顽童呢!
一次,有个小男孩让我陪他玩“推车游戏”,我看谷粒可以自己玩,就蹲在地上跟他一起玩了起来。
游戏很简单,隔着一定的距离,把玩具车推给对方,就像互相扔球一样,只是把球换成了车。我们还制定了游戏规则,出界或翻车的都要惩罚——自己拍打自己的手心。
我一边用余光看谷粒的位置,一边尽量让自己进入游戏状态。当时天已经黑了,路灯也亮了起来,小男孩的妈妈用婴儿车推着小宝宝在散步,我感觉整个广场都是我的声音!
虽然一点也不觉得这是幼稚的做法,但说实话,我也没有很享受这场游戏,于是趁谷粒又开始爬高高,让小男孩自己去玩了。
有时候在家引着谷粒玩,也大都是表演,开心也是因为他开心。不像小孩过家家那样,单纯觉得好玩——那是他们共同的游戏。
而“成人”的游戏,都是网游、桌游、棋牌、剧本杀之类,看起来很高级,玩起来很烧脑!严格来说,那更像是一场活动。
也许是我对“游戏”本身较真了吧,但情况是:小孩可以过家家扮大人做游戏,大人却很难扮小孩,如果扮成了,那就是“幼稚”。
你或许可以一直天真,但幼稚的童真却一去不复返。从这个层面上说,成人的世界,或许就没有共同的游戏。如果有,何其幸哉,且珍之惜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