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打开我的手机,各种各样的APP里,有着各种各样的学习平台,付费课程。人文历史,天文地理,文艺相声。
有着各种各样的公众号平台推送着各种各样的高质量文章,打开微信朋友圈,多的是每天打卡学习英语的人。打开我的微信读书,书架上安安静静躺着七本没看的书。
利用了零零碎碎的时间,每天东学一点,西学一点。打开简书想要做点知识输出的事,突然觉得特别的费劲,因为啥都可以掰扯一点,但是想要系统深入地谈一谈却是奢望。
还记得一些文人大家们年轻的时候家里没什么书可读,一本红楼梦反反复复地啃了几十遍,明明是因为没有办法的事,倒是“因祸得福”,生生啃出了其中的门道,参悟了人生。
在浩如烟海的选择中,我却渐渐没了耐心。我连一篇深入一点的公众号推文都没能反复咀嚼几遍,因为好文章太多了,看不完。
所以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里,我突然摸不清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最可怕的心态就是觉得自己“学富五车”,连在动车上都能抱着kindle看电子书呢,每天非常的充实。
但是在充实之中还是生生地长出了空虚来。我每天锻炼形体,跟读英文,日更简书。但是深入思考的时间却寥寥。我在知乎上看到很多人在分享自律的生活,但是所谓的自律却很有可能成为懒人们生活的极大陷阱。
这种陷阱就是构筑在惯性之上。其实要养成一种习惯并不难,我不去反复纠结发音的情况下,一天半小时的跟读还能够带来满满的成就感。我不需要太费脑,日复一日地写点被写烂了的话题,勉强凑个一千字绝对不在话下。我不需要将看的书做个结构的梳理,我只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过去,我今天的读书任务就完成了。
长年累月“自律”的生活最终将你我变成了一个没有用的“勤奋者”。
不是每一本书都需要被精读,不是每一件事都需要大师级精耕细作的深究。但是在二十几岁的时候,你需要将时间拉长到十年后,你用十年后的视角去看你希望那时候别人对你的定义是什么。
达芬奇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但他最初是因为画家身份被全世界所认识的。同样,你希望你所擅长,所精通的,能够为之安身立命,能够被别人一眼识别的本事是什么。
这比起你提前考虑职业来说,更有意义,也更加稳固。因为职业和技能不是完全对等的关系,拥有技能的情况下再去多样化的考虑职业。职业随时会变动,但是拥有的本事却可以提高你抵御未来风险的能力。
想通了这个道理之后,你就能够有意识地在这些眼花缭乱的选择中找到为自己所用的部分,而不是什么都想要。在简书写作的三个月时间里,我最初涉及了各种的题材,它们不断地开拓我的思路,也膨胀了我的野心。我希望能够像张爱玲那样把细碎的生活写得性感而又生动,又希望能够跟王小波一样对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时时保有哲思,还希望能够像韩寒一样,有将小说写得生动好看的本事。
但我后来发现自己其实无法面面俱到。虽然尝试着多样化题材的写作,但终究慢慢地回归到同一种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并且决定将大部分的精力投放于此,慢慢地摸索其中的精髓。
精于一样并不是刻意地限缩自己的视野,相反,恰恰是为了后期打开视野所做的准备。人生好比是一个同心圆,从一点慢慢地扩散开来,最终用不断积累的资源再去扩建更好的,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