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一行相
十一行相: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好丑、远近。
我们的内六根,与外六尘接触的当下,所产生的六识;身心的各种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以及进一步内心酝酿所产生的想、思、爱等等。无论是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好丑、远近等,它们都是无常生灭变化的。
内:观察——五蕴,了解个体的生命格局
外:对镜——自己与别人
二、圣人VS凡夫:
1、圣人做事目标性强,凡夫思维局限,落入常见与断见的陷阱
由于两者对事项的判断力,条件姻缘组合能力的不同,对同一件事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2、修行——应该以圣者的立场修行。
对法的运用、体征的程度不同,圣者往往展现的是“修行=生活”,而普通修行人展现的是“修行就是修行,生活就是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修行是立足于当下的生活,以此为根本。
3、关于五蕴下的执取,圣人不执取,凡人沉迷于执取。
三、色受想行识中的“受”
修行对于概念的定义精准的把握。
“受”与“我”
被扇:疼痛——感受到的“我”≠“我”=“我”的一部分。
在“受”这个层面往往容易被量化激发,因而容易导致,单个感受“受”=整体“我”
有触就有各种受,受非常重要,我们要时常问自己:“当下的受是什么?
四、“欲”
欲为五蕴之根,由欲而生欲集、欲生、欲触。
欲的两种作用
1、牵引作用——被动状态
2、动力作用——主动状态
意识形态上的取向、外在环境的牵引——行为惯性
身——心
外缘——内因
五、观察
五蕴与十一行相,对照与观察
色受想行识——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好丑、远近
色:物质形态
受想行识:精神形态
色→受→想→行→识。(隐含的方向性)
每一蕴当中,都没有一个真实不变的“我”存在,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无常亦无我,一切皆因缘起,依缘而灭,相依相缘而有。
通过对五蕴身见进行十一行相的观察,修习厌离,舍弃二十种身见,远离贪欲。
厌离:看清,自然而然的过程。
清醒:得法眼净,穿透事物,看到真相。
六、能力与觉力
量的积累与质的变化(从无到有)
能力——因缘条件的组合产物
觉力——穿透事相本质的能力(正三观+因缘条件),也是能力的究竟之处。
七、关于阿支罗迦叶的“死于非命”
“无常”
佛法与外道知见的区别,佛弟子侧重的是五蕴身心是否解缚,这才是解脱的关键。而外道往往更在乎的是世俗观念下的评判与猜测。
孔夫子有云:“朝闻道夕死可矣。”
真正的解脱者是自在的,不应该随意评判,更不能用世俗的观念来批判佛法。
另外,修正观念:老病死≠不得善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