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课程的评价改革
1、新课程评价的发展与改革
(1)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重视质性评价(即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评价方法多样化。
(2)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建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教师评价制度、课堂上教与学(打破关注老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即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取以及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而不仅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
(3)对课程实施评价的改革的重点: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4)考试的改革重点:考试内容重视能力考查、方式多样化、结果处理、升学与招生考试。
2、建立学生评价的新体系。
评价内容:
(1)学科学习目标
(2)一般性发展目标:主要描述了评定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指标体系,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几个方面。
评价工具与方法:过程性(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习日记、成长记录;不同的考试方法:辩论、答辩、表演、产品制作、论文制作、论文撰写。
3、成长记录袋:展示型、描述型、评估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