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版的课程标准中,涉及到思辨阅读。思辨即思考辨析,来源于西方哲学,尤其以德国人黑格尔用得较多。哲学上指运用逻辑推导而进行纯理论、纯概念的思考。
思辨阅读要求读者的思维始终处于思辨的理性状态,自觉得分析与论证,审慎地权衡与判断。
在当前发展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发展的关键,而思辨意识不仅是语文发展的关键,更是个人全面提升适应社会生活的必由之路。
在我们以往的日常阅读教学中,缺少思维活动,学生被动接受,少了主动的过程,思维得不到锻炼,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致使学生的思维僵化,习惯坐享其成。随着课改的要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大语文背景下的考试也转入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
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审美的创造与发展,在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上也要求转向对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与之相应,阅读同样要发生质的变化,思辨阅读成为趋势,思辨终将牵起语文发展的长线。
在《水浒传》的阅读中,经常思考书中的暴虐成性的人物与侠义是否吻合?这不也是思辨性的阅读吗?在学生阅读时,我们是否也可以引导他们关注书中相关情节,通过分析人物的形象,去思考他们的行为,去辨别“暴力”和“行侠仗义”的差别,多角度分析梁山好汉的形象,结合时代背景去解读《水浒传》整部小说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需要思辨,新的课改形势,需要思辨。中考备考中老师需要“思”,学生需要“思”,关注思维过程,而不仅仅只关注结果。转变思想,从关注答案,到关注答案得来的过程,关注结果的来龙去脉,促使学生养成探究的习惯,激发其探索知识的奥秘,进而形成探究人生未知的精神,对其全面发展有利无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