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连古镇不知归

作者: 青门外 | 来源:发表于2016-03-22 23:55 被阅读281次

从村头到村尾_第一站景德镇瑶里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宋代诗人描写的绝佳意境就在:江西婺源景德镇的瑶里小村。到底是如何感受?且随我的笔,让你了解这古村别具风情如何?(此行是随学校来写生风景,我想既然已经踏破这幽静的小村,不如下这美好的旅程,方能不枉此行。)

踏入这个村子前,并没有体会到诗里的绝佳意境,觉得只是个被繁华城市忽略的小村落。

然而进入村内才发现并非如此。

村头

行走在青山延绵的古镇小道上,但见大大小小的瀑布错落处不断翻滚,涌动。

一条瑶河清澈见底,只一眼就迷住了我。小河贯穿整个村子,将小村分为左右两边。河面很宽,阳光随着细碎的风,撩起河水泛起星点涟漪。

雾气弥漫的瑶河

阿姨们在这河里洗衣洗菜,清洁伯伯会定期在水面打扫垃圾。红色的鲤鱼肥得不像话,银白色小鱼多得令人炫目。它们三五成群,游的不亦乐乎。(友情提示:听说抓鱼一条罚款600,虽然他卖渔网。)

往前是这小镇上唯一可以租到写生画材的商店。店虽小,却应有尽有。老板是个40多岁中年男人,高高瘦瘦。总穿着紧身牛仔裤,笑眼弯弯的。初见他,觉得他活随意且潇洒。

因为早晨我和好友租完画具,他便嚷着要关门回家睡了,哪有清晨开店就关门的店家那!有些任性和不羁。后来夜晚在他商店门口蹭网,他热心的给我们一圈蚊香驱蚊。

随着幽静的脚步,跌入一栋栋古朴的徽派建筑的中,房子大多建于明清两代。青石板路,褐色旧瓦,幽深弄巷,残壁古藤…驻足观看,仿佛忘了自己到底身在何方,又来自哪里。

马头墙的马头,算是徽派建筑的标志了,房檐由瓦片倾斜按照顺序堆积而成,形状似马头。其貌昂首挺胸,仰视远方,仿佛是每家每户的守护神,威严肃穆。

狭长的古巷 威严的码头墙(原本是很威严的,我拍照技术有限)

再往里是烧烤店和所有景点都少不了的:卖纪念品的小摊子。瓷器做的手链、茶具、花瓶,摆件等等,精致小巧,物美价廉。

精美纪念品

摊子不多老板各色,离开此地的前晚,与好友们准备吃烧烤,老板不在,索性到首饰摊子买纪念品。

每人挑了两件,共十件。想砍价。任我们千求百磨,撒娇摆谱,老板也不买帐。于是我们决定看看别的摊上的饰品。

(提示!如果你们去了一个叫瓷器饰品批发市场的地方,可以多买点手串,真的很便宜,当时不觉得好看,回来好后悔,觉得即有特色,有精美。不够分给家人。)

恰巧隔壁摊子这个老板准备收摊,说前边有人再等他回去开门做烧烤。我一听,心想:“那不就是我们”!苦等老板不来。就到处逛逛。随后我们就同老板回去吃烧烤。

烧烤间,我们特意邀了小商店的老板,与我们一起吃肉聊天,每人轮了一杯酒,席间气氛热闹,和谐。

仿佛我们从来就是一家人。后来,他还特意骑车回家讨了一袋花生米送我们。我们万分感谢,烧烤店老板娘调侃我们有面子,说那最吝啬的老板竟然送我们花生。

我想,或许是:酒,把商店老板的心融化了。

吃东西时还有两个短发小孩,闯入我的视线,她们俩个年龄大点的传送我们烤好的食物,小点的拿着一条假蛇把食客吓的不顾形象大声喊叫。间或做一些杂事。甚是逗趣。

大抵是烧烤店老板的孩子。她两年龄都不到10岁。剪了寸头,咋一看以为是男孩。

这不是我第一次见她们,初次遇到她们是在村子的中间。我与好友在村中写生,一个小孩过来向我讨笔,因为来这前学校里开会说:不要与这里小孩发生纠葛,于是我拒绝了。

小孩讨不到笔,就在我身边转悠。我也不搭理。她开始夸我。说我画画的好,又说我像仙女下凡。我忍着笑,看像旁边好友,告诉小孩:她是我们学校最漂亮的,你找她要笔吧!”小孩就快速跑过去了,相同的话也说了一遍,好友也不理会。

后来她们姐妹在我们身边吃饭,打架,说了许多滑稽的事情。我依旧不理会。笔,是始终没有给她们。

现在回过神来,她们在我面前忙来忙去,认真地,小心翼翼地,半分顽皮也没有。

的我内心突然涌起一股无法名状的愧疚,如同作家三毛,在《温柔的夜》中对待那个流浪汉的感觉。她们是如此单纯的想借我一支我并不珍贵的笔,可我...

吃到最后,老板娘拿了瓶酒到我们这桌。说她们白天在市里忙,晚上打算不开的门,晚上我们来吃,她表示开心。说完豪迈的喝完半瓶啤酒,她说的认真而诚恳。

在我的印象中,大多食客与老板,只是给钱吃饭,吃完走人,毫无交集。这个老板却却是如此真诚的对待我们。

吃完我们玩起桌游,完了几局,一个舍友说:“我们回去吧”。大家都说还早要再玩。她轻轻扭了扭头示意我们也回头看,并说“她们一家老小都在等我们,刚老板娘说她们都忙了一天了,现在这里只剩我们几个了,我们走她们就可以收工休息了”。

我们回过头看过去,她们一家坐在隔我们2个桌子地方,黑夜里,静静的,无声的看着我们。好似她们说话就打扰了我们一样。

那一刻,我们都不再说话,起身结账走人。感动我的舍友她细心体谅,更加感动这一家人殷勤厚道。

夜,就像一张毯子,温柔的向我覆盖上来。

那两个讨要笔的小孩,后来得知好心的同学给了她们笔。

村中

在这个看得见沧桑,闻得见古味听,听得见古调的地方,自然要说几个古朴的建筑:方美老宅、狮冈胜览、陈毅故居。

前两个都是私人住宅,正厅已经不允许住人了,有专门的检票员看守。

但是运气好,有的看守员不要你的票,你忘记带了,也没关系。但参观的时候切勿动屋内的物品。

其中狮冈胜览,是瑶里小镇上最具特色的建筑作品。

巴洛克式风格和中式建筑完美结合。正对门是堂屋,左右都有卧室,后就是厨房。整个屋内的暗红木头都固守在自己的位置,百年不动。

屋内最美的要数木雕:题材丰富、层次分明、栩栩如生,雕刻工匠高超的艺术另人叹为观止。长不到20厘米宽不过10厘米的小窗部分,就可以雕刻一个经典小故事。

木雕名著小故事

这座建筑仿佛被乾坤大挪移搬到这个小村——绝世而独立!

陈毅故居和祠堂都像博物馆一样陈列了一些旧物,故居正中间厅堂是孙中山先生的照片。右面墙上都是陈毅将军的生平照片。

陈列大多是与陈毅将军有关的物品用,和那个年代军用物品。

狮冈胜览正厅 敬义堂

村尾

当我还沉醉在这个苍老小镇的故事里:踌躇不前时,一抬头,竟走到古镇的末尾。

古镇的尽头也有惊喜,一次画完速写随处溜达。逛到一个年迈爷爷的家门口,老爷爷倚门而坐,闭门静思。听到我的脚步声,轻轻睁开眼睛,打量了我一番。

得知我是写生的学生,热情邀请我进屋参观。虽然他一口浓厚的当地方言,深深的使我迷惑。但我还是隐约得知此处多数是2户公用一个堂屋,里放了3张方桌子,屋子已经有了200多年的历史。老人世代都住在这个屋子里。

好奇心驱使我看爬进了老爷爷家的阁楼。狭窄的空间里,存放许多杂物。4月多雨,阁楼有些阴凉潮湿,老人年迈,不能打理。阁楼有些杂乱,但是存放了许多古老的农具,记忆深刻的是一台木头做的打米机。

阁楼是乖巧的,已虽然布满灰尘,还是安静的守护这些杂物,在黑暗中继续守护老人和这个古屋。不问红尘,不管流年。

记得第一天来时,和村子的另外一位老人还有一段巧妙的相遇,我和好友初到此处,四处观玩。到最后,莫名其妙停在一家门前许久,不继续走,也不说话。就静静地站着。

一抬眼见一头发斑白的老人笑眯眯的问我是不是游客,我说是学生,他就问我信不信基督教,那时我激动的话也说不出了,小鸡啄米半点头。

他告诉我他家就是小教堂,已经有20个信徒了。(本人基督教信徒,觉得在陌生小镇遇到教堂真是一件幸事。)后来周末去小教堂,竟碰到我们学校的老师,与我一样感动这样的相遇。古镇真是趣事多。

古镇走经到尽头,峰峦迭起的山和草木葱郁的林。他的故事还在继续,他的游客还在参观。从村头走到到村尾,每个脚步都有他的故事,每段故事都承载一段风情。

的面对山峦,拾起一片村尾树叶,让它随风飘远,希望这山峦永远守护这个静谧的古镇。

插曲_景德镇一日游

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体去了天下最棒的瓷器产出地——瓷都景德镇。整个镇都是琳琅满目的瓷器。

瓷的味道,随着大雨洒在整个瓷都,米白的,五彩的,鲜红的,水墨的。每种颜色都有他的韵律,每件瓷器都有她的生命,几千度高温让她们:“百炼成瓷”。

中国人喜欢瓷器,因为她类玉,温存含蓄。不仅如此,瓷器实用价值更大。看遍中国大小角落,古往今来;富裕平穷;哪家哪户没有瓷器?大到花瓶摆设,小到餐具酒具。

要知道,歪果仁对瓷器的评价是很高的,在古代欧洲是皇家才有奢侈品。瓷都最让我感叹的是:的路灯和红绿灯都是用瓷器做装饰,路灯底部用圆筒形瓷器固定,顶端是方形的瓷器做的罩,十分美观创意。

在瓷都,每一件瓷器的造型都精致典雅。这个穿越时空的古瓷都,从来不辜负盛名,把每件瓷器都做到最好!

琳琅满目的瓷器

村子虽多,独爱一个——第二站婺源沱川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

这是诗人黄庭坚对婺源夏日景象的描写,我们也是初夏到此:中国最美乡村——婺源

光是沿途风景就醉人心魄,挺拔的树林,绵延的高山,湛蓝的天空,美景尽收眼底。

婺源是我国建筑保存的最完整的地方之一,青林古木之间处处掩映这飞檐翘角的民居。

我们居住的宾馆附近有四五个古村,第一天我们去的是比较繁华的一个古村:理坑。

这个村子的建筑大都保存完好,墙壁比瑶里整体偏高,偏白,巷子更加幽深狭长。我们去时,油菜花已没有了,但是大片遍野的绿,还是覆盖了这个地方。

宋人范成大的一首田园诗为这个季节有了贴切的写照: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生理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桑蚕又插田。(古时四月都是按照农历算的,所以和现在五月时间吻合)

令人心旷神怡的田野远山

这个古镇也是一条小河贯穿小镇,水流清澈,和瑶里小镇不同的是:小河没有鱼,也没有小小的瀑布。偶有几只木筏载着游客在河中悠然漂游。

清澈的小河

午后阳光些许,带着困意与好友四处游玩参观。忽见一建筑,名为:天官上卿。

我们悄悄走进屋子,生怕惊动了这沉睡的古宅。没想到是屋内还有老人在看电视,我们进去,老人也不曾转头,任凭我们悄悄的参观。屋内古物都按照现在主人要用的顺序摆放,并没有刻意的当做陈设品。

最宝贵的是所有物品都保持他最古朴的样子,没有修补,没有翻新。如此我觉的甚好,甚好。

独爱的村子叫:王家村。

王家村小巷

他是沱川乡下的一个分村。村子里几乎是中老年人。又正值农忙季节,人们都外出务农。我写生的时光都是在那个村子度过的。

因为这个村子:静、景、近。

村子没有一家商店,从头到尾,只是住户人家,没有硝烟的小村,没有企图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闻不到一丝争抢的味道。

期间在这小村只见过3个人在这写生。没有络绎不绝的游客,没有滚滚而来的车流,没有没有沧桑无力的叫卖。

偶尔有一两个满身泥土、满脸疲惫,却带着收获笑容的农民。

所以他:静

景色美不美,我觉得在于心,这个地虽然没有李白笔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美景,却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惬意。

一次写生结束农民伯伯都回家吃饭了,看到我在画都近悄悄的走到我身后,一边吃饭,惹的我好想像他讨要一碗。我画完以后,安静的观察,一个爷爷淡定的说:画的挺好的呀。哈哈,其实他们也许看不懂,我趁机搭讪爷爷:谢谢爷爷夸我,你家仓库可以接我存放画画的工具吗?说完我一脸诚恳的等他同意。

后来就变成了,爷爷借个凳子,爷爷再放一下,爷爷下午好,爷爷我要走了……

我曾看过他在田间悠然用牛犁田,端着碗笑咪咪的夸我,像个熟人一样和我微笑。

心喜欢这个地方,每一处都是景。

这就是他的:景

这个村子是离我们住的宾馆最进的一个,5分钟就可以走到村子的开头,15分钟就能从村头逛到村尾,由于我和好友画画常错过时间,没有饭吃。常常来这个村子。

所以他:近。

古镇最神秘的是一个有1000年历史的古树,名苦槠(zhu),古树上系满了红色的

心愿带,许多带子因为年久,已经慢慢的与树木融在一起。成了很暗的红色。增添了年代感和神圣性。古树前也因此建了寺庙,供人祈福。

千年古树

这里发生一个小笑话。室友初到小村来逛,遇一村民伯伯,指着好友说了四句话:你怎么这么胖?你怎么这么胖!她怎么这么胖?她怎么这么胖!说完他就拐弯进了巷子,留下众人笑的人仰马翻。室友那?也笑了,不过好友的确心宽体胖!并不难过。

只是伯伯的话的确出乎意料。这般童言无忌的伯伯当真是淳朴的…...

(室友本人并不十分胖,略胖而已)

后来舍友们还遇到款待,村里伯伯热心肠敲落树上的琵琶送我们吃。解了我们许久不吃水果的苦闷。

离开前天,最后一次走在小村路上,看到一个之前帮过他忙的老爷爷。就对他微笑,他没反应,我就使劲的咧开嘴巴笑对他。

他迷茫的问我是谁,我大声的告诉他:我就是前天给你调手机广播的人呀!你不记得我了吗?那爷爷的眼突然炯炯有神的对着我。哈哈大笑起来说:啊!原来是你呀,哈哈~谢谢你!谢谢你啊!我同他一样脸上笑开了花。迈着轻盈的步子离开了这个地方。

又走到了尽头,这个我独爱的小村子,没有硝烟,没有商机,像一个与世无争的智者,在他百年的栖息地,继续安静的生活。

不理浮沉旧事,不问人间凡锁。

相关文章

  • 流连古镇不知归

    从村头到村尾_第一站景德镇瑶里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宋代诗人描写的绝佳意境就在...

  • 流连古镇小院

    它一下子就映入我的眼帘。 是一簇开得红艳的紫薇花。不是浅紫,而是粉紫,粉得不像粉,而是红艳了。在这七月流火的季节里...

  • 街子古镇

    现代美的古镇,是不是也会让你流连忘返。

  • 闲愁

    都怪世间风景好 流连不返人已老 秀才二十入红尘 归时不知昨夜门

  • 无题

    蒙蒙春色景相开, 翩翩蝴蝶绕丛飞。 长空飞鹄几只过, 流连词色不知归。

  • 秋景如画

    《秋景如画》 闲坐楼阁瞻秋水, 悠悠我心不思催。 九洲美景千万里, 何必流连不知归。

  • 看朋友游镇远古镇有感

    《看朋友游镇远古镇有感》文/佛明三星河灿烂灯辉煌人间美景醉心房古镇桥头人入画流连忘返喜若狂

  • 古城古镇 - 那些曾经被时光遗忘的角落

    不少人都些许有着古镇情怀,喜好流连于那些承载着厚重时光的古镇古城。Place带你去各地,看看那些曾经被时光遗忘的角...

  • 南浔古镇柳如烟

    南浔古镇柳如烟 风光旖旎客流连 题记 —— 挚友C君传来几张到南浔古镇旅游的相片,见其风光秀丽,绿影婆婆,小桥流水...

  • 17汉本二班 杨丽华 15285280139 我曾荒唐人间,嬉戏世俗,颠倒日夜,不知归处。 更曾夜行如鬼,流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流连古镇不知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yl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