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匠心

作者: 288df9f3c88a | 来源:发表于2018-11-28 12:04 被阅读5次

    “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世界再嘈杂,宁守一片匠心,人生虽浮躁,我亦精益求精。

                站在碎瓷片上听匠心

      作为一名来自景德镇的00后学生,对于家乡的窑火我总有独特的见解;千年窑火传承下的不只是名扬中外的瓷器,更可贵的,是千载岁月中由手工艺生产衍生,传播,传承在每个景德镇人心中的匠心。

    "新平治陶,始自汉世“景德镇自汉唐以来以盛产陶瓷而著称于世”在明代时就与河南朱仙镇,湖北汉口镇,广东佛山镇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镇。在童年时一古迹时便听闻景德镇匠人治瓷的精益求精:传闻一考古队在考察景德镇时,发现地上全是碎瓷片,待考古人员将这些碎瓷片拼接完成,竟是一百件精美的瓷缸,究竟是什么原因要打碎它们呢?原来每一个打碎的瓷缸上都有细小的瑕疵:正是为了完成一件真正的绝品,而打碎其余一百件精品。这样精益求精的精神,故能成就景德镇瓷都之名。

    当地人说,景德镇是建在一千多年大小瓷窑留下的碎瓷片上,毫不夸张的说,景德镇的人们是踩在历代遗留下的碎瓷片上成长的。

                          百年“绛”心

                            生与死

                                              兰德

  我不和谁争

  谁和我争我也不屑

  我爱自然

  其次是艺术

  我用生命之火炙烤双手

  火萎了

  我也走了

  杨绛祖籍江苏无锡,1911年7月17日出生在北京一位开明的知识分子家中,未满百日,便随父母南下,移居上海。少年时代,杨绛在上海读书。从小就学习好,但最淘气顽皮,曾因为上课说话被罚站示众,却因不服两人说话只罚一人而大哭到下课。在苏州东吴大学求学时,杨绛是班上的“笔杆子”,中英文俱佳。

      少年时期的杨绛一心要报考清华大学外文系。清华招收女生,但南方没有名额,杨绛只得转投苏州东吴大学。费孝通与杨绛在中学和大学都同班,有男生追求杨绛,费孝通便对他们说:“你们‘追’她,得走我的门路。”

      难得的是,杨绛在文学史上的身份,不止是钱钟书的妻子,更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用时下流行的话说,杨绛和钱钟书,有着世间罕有的“势均力敌”的爱情。

      有人问 “你们这一代知识分子,在一九四九年时完全可以离开内地的,为什么留下了呢”的问题,杨绛答道:“很奇怪,现在的人连这一点都不能理解。因为我们爱我们的祖国。当时离开有三个选择,一是去台湾,二是去香港,三是去国外。我们当然不肯和一个不争气的统治者去台湾;香港是个商业码头,我们是文化人,不愿去。”“很多外国人不理解我们,认为爱国是政客的口号。政客的口号和我们老百姓的爱国心是两回事。我们爱中国的文化,我们是文化人。中国的语言是我们喝奶时喝下去的,我们是怎么也不肯放弃的。”这确是老一代知识分子的心里话

      1953年,杨绛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又成书《走到人生边上》。

    晚年的杨绛闭门谢客,期颐之年仍笔耕不辍,每天伏案工作。有一年,她的新著出版,出版社有意请她“出山”,召开作品研讨会。对此,杨绛坦陈:“我把稿子交出去了,剩下怎么卖书的事情,就不是我该管的了。而且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所以开不开研讨会——其实应该叫做检讨会,也不是我的事情。读过我书的人都可以提意见的。”她谢绝出席子。 闭门谢客的杨绛过着一个普通老人的生活,耳朵有些背,视力也下降了。她曾对记者说:“最大的问题就是打扰特别多,尤其是电话太多,我真担心自己的时间是不是就这样被消耗掉。你能不能代我转达给那些想来采访或看望我的朋友们,杨绛谢谢他们的关心,但千万不要过来看我。你想,即使大家来了,就算同我聊了一天,又能怎么样?我们也不可能只凭这一天交谈就成了朋友吧,还是请大家给我留些时间吧,那样我写些文章出来,大家看到后就权当写给大家的一封信吧。 ”

      杨绛先生十分喜欢一首来自英国诗人兰德的一首小诗,她在1991年《杂忆与杂写》中引用道:我爱自然,其次是艺术,我用生命之火炙烤双手,火萎了,我也走了。短短数句已表现先生一生的艺术追求和晚年的豁达,令人惊叹。

                      袁隆平的“寻梦园”

       

      1949年8月,19岁的袁隆平高中毕业,他决定离开南京,励志回重庆去读农学院。到了西南农学院,他更是过得自在,期间只有一次辉煌:救过一个人。他编的考分歌谣在班上流传:"三分好,三分好;不贪黑,不起早;不留级,不补考。

      1953年8月毕业,全班同学都被分到了全国各地,最远的是到新疆去研究哈密瓜。袁隆平到湖南省农业厅报到后,就坐着烧木炭的汽车一路颠簸,到了离黔阳县城安江镇4公里外的安江农校。

  这一呆,就是16年。

  这个从大城市来的年轻老师上的课让学生喜欢。"他上课上得好,下课还跟学生玩,"当年的学生回忆说,"他不讲究那么多,黑板写满了,他把手一缩,抓起袖子就擦。"

      1960年7月,袁隆平曾经在学校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稻",鹤立鸡群,穗大粒大。但是,第二年,"大水稻"的种子播下去,结果,高的高,矮的矮,产量都很低。

  但是,这株天然杂交稻启发了他:用人工杂交的办法,可以培植高产的杂交稻。

  勾腰驼背埋在稻田里的袁隆平,在1964年和1965年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稻株。

  在60个瓦钵里面倒腾了两年,培育成功"雄性不育系"后,1966年2月,在中国科学院的院刊《科学通报》上,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这是中科院《科学通报》在"文化大革命"停刊前的最后一期。恰好给国家科委九局的一个领导看到了,就发函下来,要求湖南省科委和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的试验。

  "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白专典型"袁隆平未能幸免,他的几十个"资产阶级的坛坛罐罐"被"彻底砸烂",捡回来的几兜秧苗就悄悄藏在学校后面的臭水沟里。

  就在要被抓进"牛棚"的时候,工作组却从学校档案里面找到了那封公函。

  袁隆平因此化险为夷,反倒成了保护对象。更令他惊讶的是,省科委还将"水稻雄性不育"列入科研课题,拨给他科研经费600元,两名"社队来社队去"的学生也被同意留校当他的助手。但秧苗却再次被毁。1968年5月的一天,试验田被人踩得稀烂,秧苗被拔光。从田埂边的污泥里,他又捡回了5根半埋着的秧苗。让助手尹华奇感到惊讶的是,袁隆平继续干活,丝毫没有追究是谁干的,"他是那种摔摔打打都不记痛的"。

    1974年,袁隆平育成中国第一个强优势组合"南优2号"。经试验种植,两季水稻产量都比常规水稻增产30%以上。

  随后,他又设计了父本与母本分垄间种的栽培模式,还创造出用竹竿"赶花粉"的土办法,将种子产量从亩产5。5公斤提高到40公斤以上。

  1976年是很特别的一年。稻田边的广播里,不时播出周恩来逝世、唐山大地震、毛泽东逝世等大事件。稻田里面,稀稀疏疏的杂交水稻却长出了粗壮饱满的颗粒。这年,全国大面积试种,208万亩杂交水稻,增产??20%以上_。

  杂交稻面积开始急速推广,到1998年,全国有一半的稻田都在栽种杂交稻。

  等到1981年6月,推了一个光溜溜的小平头的袁隆平上了北京,领了我国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特等发明奖。

      现在,他的办公室里面已经摆满了各种奖牌和证书。但老头子还是坚持在第一线做科研。每年一到冬天,他都要到三亚基地去。

  有次他爬田埂,旁边人想扶他一把,被他一下挡开了,"你以为我老了啊,我蹿田埂比你年轻人还快当!"

他经常跟人说起他曾经做过两次的梦:田里的水稻长得像高梁一样高,稻穗像扫帚一样长,颗粒像玉米一样大,他和助手们走累了,就在稻子下面聊天乘凉。刚开始,周围人呵呵的笑,时间长了,才发现他满脑壳就惦记这个事情。他把身边英语好的年轻助手都尽量送出国去深造,为的是他的第二个理想:要让杂交水稻推广出去,"造福全世界"。

    如此的成就,如此豁达,不可不谓当代神农之名。

    看了上面的故事,你们明白匠心是什么了吗?是奉献,是重复,是执念。每

致匠心

一个手工艺者,作家,科学家还有很多人的背后都是怀着一颗匠心,不负光阴,不负那颗初心。

相关文章

  • 河南砖雕——初心在方寸,咫尺在匠心

    河南砖雕——初心在方寸,咫尺在匠心 农业文明致匠心 青山沃土,精耕细作,是为匠心。 工业文明致匠心 工厂车间,极致...

  • 奥马,唯一入选央视《致匠心》的冰箱企业

    中央电视台《致匠心》摄制组走进奥马冰箱,全方位深度记录奥马冰箱的“匠心”和“智造”,据《致匠心》纪录片“一个...

  • 匠心筑梦致青春

    匠心筑梦致青春 ——热烈祝贺章丘中职八名师生,荣膺“章丘工匠”、“章丘技术能手”称号 匠心筑梦致青春,劳模先锋跃蟠...

  • 致匠心

    “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世界再嘈杂,宁守一片匠心,人生虽浮躁,我亦精益求精。 站在碎...

  • 致匠心

    一旦决定好职业,你必须全心投入工作之中,你必须爱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炼自己的技能,这就是成...

  • 《致匠心》

    今晨,在喜馬拉雅聽到李宗盛的《致匠心》,為這種珍貴的品質、因為專注於技藝而從容安定的內心狀態所感動! 若是我們每一...

  • 致匠心

    不停地做,不停地做。做着做着就成了手艺。这世间最难的事情,一是做,二是不停。------吴镝《香江叹茶》导演 昨晚...

  • 致匠心

    人生很多事急不得 你得等他自己熟 我二十岁入行 二十年设计了二百个项目 当然算是量少的 我想一个人有多大天份 跟出...

  • 致匠心

    人生很多事急不得 你得等他自己熟 我二十岁入行 二十年设计了二百个项目 当然算是量少的 我想一个人有多大天份 跟出...

  • 致匠心

    就为着寻得你 开始漫长旅行 来到埃及金字塔 捕捉你的行踪 登上埃菲尔铁塔 追逐你的身影 走过悉尼歌剧院 参观法国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匠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ea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