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世界著名财经杂志《财富》,发布了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奢侈品行业的代表“迪奥”入榜,排名第234位,是唯一进入本榜单的奢侈品品牌企业。
奢侈品在大多国人的印象当中属于“装逼炫富”的产品,没有多大实用价值。而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却进了世界500强!!!
《财富》是不是搞错了?奢侈品到底是个什么玩意?以下,知洛来解答。

“奢侈”是一个本土词汇,国内的一般作“挥霍浪费钱财,过分追求享受”解释。
而“奢侈品”是一个舶来词,国外的解释大致有三个重点:好的、贵的、非必需的。
虽然中文解释的“挥霍浪费钱财,过分追求享受”大致也含有这三个特性,不过就表达来说,英文明显要中性许多,不算贬义。
即使是英文的解释,也不是一个好解释。好、贵、非必需,这三个都是相对概念,究竟多好、多贵、多非必需才算奢侈品呢?
01.非必需

在这三个概念中,最好处理的应该是非必需这个概念。看一件产品有多少人能拥有,大致就可以判断出这件产品的非必需程度。
比如说,每个人都要喝水,它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超级必需品。与此相反,少数的人拥有私人飞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非必需品。
02.好的

至于好的这个概念,就相对困难一些了。各人有各看法,所谓好坏有时候是一个很主观的问题。
比如某位大师的设计,你喜欢得不得了,说非常好,他极其厌恶,说非常糟,这究竟是好还是不好,没有定论。
对于这种问题,也许可通过众人评选、大师指点来解决,但是知洛却喜欢更简单的做法——选取尽量客观的好坏标准来作为判断。
比如说,就布料而言,200支的要好过100支的,这是一个相对客观的好坏比较。一块皮革,没有任何瑕疵的要好于有瑕疵的,这也是一个客观标准。
这样去判断好坏不会因人而异,但会忽略创意艺术这些人为的价值。最明显的就是钻石,钻石的“好”就是通过一系列客观标准去度量,不存在太主观的成分。
03.贵的

贵指的自然是价钱高,但价格本身的高低是不够的,即使是真实的成交价而非没有交易的漫天要价。
在知洛看来,奢侈品的贵,应该是天然的昂贵,而非人为的昂贵,或者说市场策略的昂贵。
什么意思呢?
比如名牌服装往往价格高昂,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大师收取的设计费用。
可是这是一个固定成本,高昂的设计费用并不天然导致高昂的成本——只要大量生产,就可以将成本摊薄。
现在许多名牌服装卖得贵,很重要的一点是主动缩小目标顾客,通过厚利少销的策略来实现利润。
这种贵,并不能算奢侈品的“贵”。奢侈品的贵不应该仅仅表现在平均成本的贵,更应该体现在边际成本的贵。
比如说为什么定制西装、定制皮鞋毫无疑问都是奢侈品,就在于它们那种天然的贵。
这种贵,除了用料外,关键是不可量产的工艺,每一件产品的边际成本都大致接近它的平均成本,这样的产品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让奢侈品“贵”起来的,第一是用料,第二是工艺,最后才是设计。

在绝大多数人的心中,提起奢侈品,始终还是会首先联想到那些大牌设计师的高价服饰,而不是用料考究、做工精良的服装艺术品。
但这并没有关系,奢侈品本来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非必需品,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真的是无所谓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