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脱口秀

作者: 都在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23-01-22 06:20 被阅读0次

          最近看了几个作家的访谈节目,包括莫言、余华和刘震云等,感觉他们不仅思想深邃、文字犀利,还有对生活的平常心和幽默,分享和思考如下:

    请莫言和刘震云给《活着》签名

    文学爱好者很多,莫言和刘震云经常在不同的场合下遇到,请他们给《活着》签名,两位大作家丝毫没有愠色,轻车熟路的帮着余华签了。莫言高声朗读:“《活着》作者余华”,然后熟练的签上了余华两个字;刘震云遇到此情况说,这是早期的作品。

    【理解】不论是多么大的作家,即使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也会遇到这样有点尴尬的时刻,能够平常心去面对就显示了涵养与幽默。

    羡慕莫言的创作速度

    莫言写文章进入状态快,为其他同行所乐道,甚至有些酸酸的味道,如余华在节目中说,有一次莫言回了高密一个月,四十万字的小说就出来了。一次节目中,有个主持人问莫言:“听说你四十天写了四十万字?”莫言回答“哥已经不是当年的哥了”。

    【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周围人的有点才能进步。

    退稿

    余华正式成为职业作家前,一直面临着退稿,先投国家级刊物,接着省级刊物,再不行就市级刊物,每次邮递员把厚厚的退稿扔进他家的院子里,余华的父亲就说,退稿回来了,接着余华换了影响力更小的刊物,继续投。坚持着,作品就被接受了,工作也换到了文化馆,慢慢的就成职业的作家了,后来就有了《活着》。长期主义的力量。

    【理解】每个伟大的作家都会经历这么一个逆风的阶段,余华也不例外。坚持方向是必要的,调整好心态也是能力。

    同事

    1988年秋天,莫言加入北师大与鲁迅文学院合办的作家研究班,期间创作出《酒国》等多部文学作品,当时余华和莫言在北师大同窗。2012年初冬,莫言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回归北师大,出任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主任,两位作家正式成为北师大同事。

    “当年我和余华同同宿舍,他写《在细雨中呼喊》的长篇时,我在写《酒国》,我们彼此可以听到对方的呼吸声,也可以听到对方的笔尖在纸上摩擦的声音。”莫言幽默自谦地说,余华写出了一部巨作,而他的《酒国》已经被人遗忘。

    30年来,两位“同学”惺惺相惜,又互相仰慕。莫言评价余华是“非常严肃、认真的作家”,“十年磨一剑,他的书数量比我少一半,但是他的文学影响力比我大一半”,“他的《活着》已经发行了2000万册”。

    【理解】莫言和余华作为同时代的不同经历了两位伟大的作家,30年前一起参加研修班,30年后有成为同事,不仅仅是缘分,更多的是时代的选择。

    互相吹捧

    虽然嘴上说着互相嫌弃,但实际上他俩都没有吝啬过对对方才华的赞许和肯定。

    在这个月月初莫言的新版《生死疲劳》的发布会上,余华就激情输出“C语言”。

    让余华评价一下莫言的这本书,余华老师:看完以后首先的感觉是很嫉妒,妈的写的那么牛X我C,就是这么直接的原始输出。

    当被问到用yyds造句的时候,余华:莫言就是我的yyds~;

    然而他的“老伙计”莫言并没有回应余华,而是忙着激情表白于和伟,说于和伟是他的yyds。

    余华自己“挽尊”说:我是西川的yyds。

    【理解】大作家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脾气,非常熟悉的莫言和余华互相吹吹也是高手间的惺惺相惜。

    靠《活着》活着

    余华自己也说过,他可以靠《活着》(的版税)活着。莫言还写文章夸过余华,说余华当年是个“古怪而残酷的青年小说家,以他的几部血腥的作品,震动了文坛”,后来有幸与他同居一室,逐渐对这个“诡异的灵魂”有所了解。

    余华的《活着》究竟有多火?毕飞宇也说出一个数据,仅仅是作家出版社的版本2018年就销售了250万册,“这是我的朋友作家出版社社长吴义勤亲口告诉我的,他的目的是让我嫉妒并发疯,可我没有发疯,因为我知道《活着》的阅读是世界性的,在北美、南美、欧洲、亚洲到处都是余华的读者。”

    【理解】余华的《活着》成为爆款,持久畅销广受欢迎的关键,就是写中国人的“很苦很善良”。余华在创作《活着》时明白,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这部小说让很多平凡的,遇到各种各样挫折和问题的普通人找到了共鸣和重新调整再出发的动力。

    当作家的初心

    “把痛苦带给读者,把快乐留给自己”的余华老师,印象最深刻的应该就是他聊自己当年是怎么走上文学这条路的那段演讲。

    余华的回答:不想当牙医,想睡懒觉,不想上班,写小说稿费还归自己。(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他还顺便透露说,莫言入文学坑的原因是想赚稿费给自己买双皮鞋(因为当时的士兵都是穿球鞋的,只有军官穿皮鞋),王朔也差不多。

    三个人都不按套路出牌,还不告诉苏童,这就让最后一个出场的苏童很是“尴尬”。

    因为当时只有他认认真真地写了一篇自己是怎么因为热爱文学而踏上这条文学路的(被信息差打败了,就只好作少数派了)

    【理解】成为作家其实不是一步到位的,再第一个阶段初级目标去理解也不错,走着走着,就到了高级阶段,责任和使命也不一样了。

    给《活着》打分

    主持人让余华给《活着》打分。

    余华:我打9.4分吧。至于为什么扣了0.6,这你得问那个豆瓣了,它就给我打的9.4分。

    【理解】余华和光同尘,避免了过多的解释,其实即使说了自己的打分,对大部分观众也没什么太多的意义,只是让主持人多了提升话题趣味的机会。

    对诺奖的看法

    问他对诺贝尔文学奖怎么看,余华:我要是说不想要显然是假话,我要是说想要又得变成笑话,中国文坛在座的只有莫言说这话不会变笑话…

    【理解】诺奖对所有的作家都是一个梦,你获奖了可以不去领,表明态度;但你没拿奖说不在意,大部分人只能理解为酸葡萄了。余华很诚实,也很幽默。

    你幸福吗?

    在耿直和接地气这方面,莫言老师也是没输过谁。

    记者:你幸福吗?

    莫言:我不知道。

    记者:最希望的一种状态是什么?

    莫言(嘴角逐渐露出幸福的微笑):现在结束采访。

    【理解】莫言很直率,拒绝按照被期望的那样来表现,真性情。

    《生死疲劳》的发布会

    在《生死疲劳》的发布会上,因为有“活泼”的余华的衬托,就显得莫言“稳重”了不少,有网友问莫言是不是在自己的发布会上睡着了。

    莫言:我不是,我没有,我只是看着波澜不惊,其实我内心深处很汹涌澎湃的!

    还有网友“真诚”发问:《平凡的世界》应该买莫言版的还是余华版的?

    莫言:建议买余华版的《生死疲劳》,或者莫言版的《活着》(就是这么有味道的回答)

    【理解】现在这一届读者真的很让人无语,虽然作家们都很有耐心和幽默感。

    灵感

    主持人问莫言,说他以前找灵感的方式是抽烟,现在是喝酒,以后会不会是烫头。

    莫言第一下还没get到这是于谦“抽烟喝酒烫头”的那个梗,认认真真地自黑说:这恐怕不行,烫头首先需要一头茂密的头发,我的头发这么稀稀落落,要烫只能烫头皮了…

    之后他搜了一下这个梗就明白了,回复网友说:烫头的事还是交给于谦吧,我可以烫脚。

    【理解】莫言毕竟是专业的作家,不是相声爱好者。

    如果是我写的多好?

    对于有越多越多人关注和喜欢自己这件事,莫言分享过一个让他印象深刻的故事。

    说是有一次遇到过一个女粉丝,声情并茂地给他朗读了一首“莫言”写的诗,叫《你若懂我该有多好》。

    莫言静静听完之后十分感动,就跟她说:这如果是我写的该有多好!

    【理解】作家的飞智起的不比老郭慢。

    感谢我自己

    刘震云跟陈凯歌的日常拌嘴也承包了节目里的很多笑点。

    有一次刘震云投资的电影赚钱了之后,陈凯歌本意可能是想说刘震云这个名利双收的大赢家藏不住笑,顺便祝贺他。

    刘震云:谢谢谢谢,我也感谢我自己。(就是这么自信,这么一贯的凡尔赛)

    【理解】该凡尔赛的时候,刘震云一向不客气。

    莫言获奖感受

    关于莫言拿到诺贝尔文学奖那件事,刘震云也被问过感受。

    刘震云直言:莫言获奖之后,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好多人问我的感受。这就像我哥娶了嫂子,洞房花烛夜,别人问我感觉怎么样。(那些当代作家都会被拷问吧?)

    【理解】同时代的作家都会和莫言对标,难啊。

    关于老师

    在幽默感这方面,刘震云一直走的都是这种路子,经常会有一些奇妙的比喻和拆解。

    比如有次说到“老师”这个称呼分量太重的时候,刘震云巧妙化解说:你把这事当真了,“老师”这个词在我们河南就跟“师傅”差不多,杀猪的也喊“老师”。

    【理解】刘震云的解释很好,不必太重视别人怎么说,知道自己是谁,要作什么就好了。

    参考:莫言&余华:《关于我俩曾经是相爱相杀的好室友那些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作家的脱口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ff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