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重知识,轻技能,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只注重对知识的讲解,不断地向学生进行知识输出。
教师支离破碎的分析、讲解,剩下的就是学生死记硬背的记忆和大量的题海训练,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刷题”,让学生囫囵吞枣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点。这样虽然学生对知识点有所了解,但对具体情境中知识点的应用还是依葫芦画瓢地解决了问题,这样从试卷的分数来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完全到位了,可是这样的课堂教学,就违背了化学学科特点,学生就没有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基本的化学技能。他们就不能在实际的生活中进行仔细的观察,不会有效通过实验的方法获取有用的信息,更不能用化学语言来描述所获得的信息,也就不会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2.教师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与实用性,导致学生在化学课堂上参与度不高,最终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3.用教材,教知识,忽视了生活实践经验。
多数学校由于师资力量的单薄,没有专业的化学实验人员,而且对器材,药品的借领都有非常繁琐的手续和要求,而且化学的实验一定程度上存在危险性,这就促使大多数化学教师望而生畏,退辟三舍。这样就把形象直观的实际操作实验变成了抽象、深奥的“讲”实验, “说”实验,也把化学教学和生活割裂开来。这样就忽视了学生是具有一定生活经验的独立个体,忽视了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潜在的创新意识。
3.提层次,拔高度,忽视了学生兴趣的培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