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专生,这一点我很勇敢的说出来,并不觉得有多么难以启齿。相反,我特别感谢我的这段经历。
慢可以,只要目标明确,一层一层地爬,不泄气,终会到达顶峰。
前几天刷朋友圈,我看到同学张拿到国外某企业OFFER。也就是说,张的国外工作梦实现了。这是她大学的梦想,我知道。
私下里,我张聊了起来,感慨我们的曾经,最主要的是向她学习、偷师学技。
张在大一时候,已经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虽说这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但在我们大专生中,这样的成绩获得已是优异。
如果是别的同学,肯定把他的努力晒到朋友圈报喜已求他人的认可。其实认可不认可不是关键,他的自我满足感达到目的了。
其实,张的大一时期初级日语也顺利通过。我和她一起报班学习的日语,她真的把日语当成功课那般努力学习,而我半途而废。
和她比起来,我缺乏不光是她的那份踏实,还有一份释然。释然已得到的,重新归零,向下一步小目标踏实地走去。
是的,张把想要的得到的,分成一个又一个小目标,而不是一口得到大面包。张说,每次她达到一个小目标,就会大大的奖励自己。譬如,托福单词已连续背诵1个月,她会奖励自己吃份大餐。
一个人的奋斗旅程始终是孤独的,一口苦一口甜很有必要。至少这不会让你觉得,除了苦还是苦。人都是喜欢吃甜的。
张后来在大二时期考到二本院校,虽然学校不是特别光辉,这起码也是上了一个台阶,一个进步的台阶。
很多人都以为大专考本科很简单,其实不然。类同考研那般,起初报名人数超多,往后有一半的人中途而废,还有一小部分的人在行尸走肉,最后剩下的才是考生该有的态度。
张那段时间,除了图书馆还是图书馆。我还真没见过她逛过街,这在女生眼里是不可思议的。
那时班上总有这么一两个嘴欠的人,让她出去逛街,该有大学生的样子。(掩藏的意思是,张太土了,需要打扮。)还故意挖讽,考上本科通过率低,别到时候浪费时间不说,还让自己很辛苦。
是的,这样的人永远在你身边。说着你想抽他嘴巴的话,做着无聊至极的琐事。这些人的心理便是:我不优秀,我也不允许你也优秀。要不然,你就是异类,脱离大众。
对于这段时期,我问过张,你在意吗?张说,管它呢,我又不和她过,碍不着我。有那心思,我倒不如出去开开眼界。
后来同学的差距就越拉越大,张已上本科,而其他同学如故。
很怪的是,张经常在我们学校图书馆出没(我们两个学校是正对面关系),后来听她吐槽过她学校的图书馆。而我听来,更像是一种励志故事。
张说,早上5点她学校的图书馆已经排起长队。图书馆开门霎那间,已没有位置给你。桌子上大片的考研资料,还有一些高级证书。而他们,为了这个宝贵的位置,一天也不去食堂打饭,用随身携带的食品充饥,还节约时间。
那一刻我意识到,为什么大家都想去一流大学读书。不仅是思维,也是环境的一种使然,让你不断变得更好。
而对于张来说,往上爬了一个阶梯,看到的风景已大不一样。
后来毕业,我们的联系越来越少。偶尔的问候,知道彼此的一些变化,为彼此的成长感到高兴。
殊不知,张曾经报考过英语翻译、雅思、商务英语,虽不是样样优秀,起码她在征服一个个小目标。
考研失败,张立马转换战场,去工作。虽然英语被更优秀的人秒成渣,但张也没有妥协。对外贸易的工作,让她干的很辛苦,因为专业词汇她不懂,便每个词去了解。
她说,通过工作,知道自己缺乏哪些东西,日后便加大力度去补充。
再后来,就是我们看到的那样,她已经拿到国外某企业的OFFER。
有些努力,不是字面上说说这般随意,其中的辛苦和酸甜只有自己长大。
起点真的不重要,那只是一个人生的弯道。只要你还有目标,还有强烈的愿望去实现,说不定在哪个弯道把别人狠狠甩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