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欣所向之 图片 | 网络
1
最近听了好几场讲座,有学术大牛,有业界领军人物,还有权威期刊主编。但这么几场高逼格的讲座里,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王余光教授,绝对称得上是真正做学问的人。
这种做学问,体现在敢讲。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了解那个时代的无奈,也能客观评价那个时代的损失。
这种做学问,还体现在纯净。王老师是历史学博士出身,多年来也一直从事古籍文献研究工作,从经典著作到少有人知的小作家,他都了如指掌。
这种做学问,更体现在上下求索。因为想看导师的书,专门跑到湖南省图书馆;因为喜欢张潮,连研究张潮有关的论文也不放过。
王老师身上,有着一个大家学者的沉静幽默与赤子之心。让人不禁感叹,这才是真正做学问的人啊。
讲座期间,他多次强调,年轻人要多读书,多读经典。不是只看课本这类实用书籍,而是博览群书。
书读得多了,脑子里才有自己的思想,写论文才能写出高度。
于是,许多老师和学生发问:平常也知道专业论文表述很重要,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好,可是怎么样才能提高自己写文章的水平呢?
王老师只说了一句话:模仿是学习的开始,反复训练是进步的开始。
图片 | 网络2
一语惊醒梦中人。
要说方法论和技巧,王老师一定总结了不少,但是他只说了最朴实,也最有效果的办法:先模仿,再反复。
王老师提到,自己非常喜欢胡适先生,于是就模仿胡适先生的表达方式,并且在大量阅读胡适先生文章的时候,自然而然就领会了很多技巧。
他认为,胡适先生是一个真正的学者,而不同于,为了表现人物或者场景,必须要遣词造句的作家。
因此,他将胡适先生作为自己的榜样,不断模仿,将学到的表达技巧用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于是写出自己风格的文章。
连学术大家也是在模仿与训练中成就自己的,何况是普通人呢。
没有人生导师,没有智力超群,也找不到学习榜样,最后只能越来越普通,越来越平庸。
如王老师提到,在学术研究上,很多人打着创新的口号,却做着平庸的论文。
而在生活里,情况如出一辙。也有很多人,打着不甘于现状的鸡血,却保持着懒惰的每一天。
将别人的成就归因于环境,失败归因于自身;却将自己的成就归因于自身,失败归因于环境。
众人皆醉我独醒,要想找到借口麻痹自己,为自己开脱,成本真的太低。
图片 | 网络3
好在,有句网络流行语说得很好:不要假装努力,生活不会陪你演戏。一语戳穿那些打着努力的幌子骗自己的人。
得是多分裂,才会一边表演努力,一边偷偷放纵啊。
而那些真正踏实做事,努力认真的人,从来不觉得辛苦,也不觉得认真需要炫耀,而是把每一次实干和思考,都融进事情的100个细节里。从一而终,内外一致。
于是,少了纠结比较,多了坚定坚持,少了迷茫害怕,多了勇敢无畏。
我们都应该明白,世上没有捷径可走,如果有,那就不是捷径了。
逐渐提高能力的办法,从来都是反复练习。上台讲课得准备吧,妙笔生花得多训练吧,出口成章得多讲吧。
小到掌握数学里的一个知识点,大到工作中负责一个项目。所谓精致的正确,无不是练习的结果。
庆幸的是,练习是一个不分成败的过程,所以也不必有压力,只管在大放异彩之前,多几次心无旁骛的坚持就好。
图片 | 网络4
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反复练习是基础,保持耐心是刚需,至于剩下的,交给时间去审判。
我们都该知足些,不能既对娱乐新闻难舍难分,又要在学习工作上拔得头筹。你只有24小时,只有一个脑子,凭什么觉得可以两不误?
我们更该贪心些,不能只满足于抖音里短暂的快感和过瘾,而忘了追求持续的快乐与幸福。
知乎大神采铜老师曾说,人应该选择高收益值、长半衰期的事情,而这类事情往往是对人生有巨大影响的事情,甚至是人生的幸福所在。
比如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将自己的兴趣爱好经营成一份事业,在从业领域有所建树。
这类事情,做起来枯燥无味,可一旦做成,将是让自己后半生不断受益的源泉。
毫无疑问,高收益人人都想要,可问题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以,高收益的背后往往也意味着高风险。
这个风险就是,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你到底可以反复多少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