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是一本经典的国学传记体书籍, 讲述了北宋的全民偶像,第一男神,大才子苏东坡一生,全书以时间为序,他的童年,青年,壮年,以及老年,人生各个阶段的经历,诗作,生活琐事,被贬等等的故事。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苏东坡作者林语堂,民国时期,一代国学大师,曾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学贯中西,他十分喜爱苏东坡,用生花妙笔,将一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的一生娓娓道来,让一个性格鲜明,多才多艺,热爱生活,性格耿直豪放的苏东坡,展现在读者面前,足以吸引所有对东坡先生感兴趣的读者,翻开此书,细细品读。
1. 苏东坡才华横溢,诗词书画无不精通,不愧为一流的诗人、画家以及书法家。
他是古代留传下来的著作最多的人,没有之一,有七百首诗,八百通私人书简,他的札记,私人书信,接近百万言。他的诗词,从古至今,深受上至皇帝,下至老百姓的喜爱和追捧。
据宋神宗的一位侍臣说,每逢皇帝陛下举箸不食时,必然是正在看苏东坡的文章。即便在苏东坡贬地道外地时,只要有他的一首新作的诗到达宫中,神宗皇帝必当诸大臣之面感叹赞美之。
他的诗词,朗朗上口,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些留传千古的名句,“天涯何处无芳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多情应笑我”………非常接地气,贴近大众的生活,即使是不识字的老妪,也能背上几句。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苏东坡2. 苏东坡仕途多傑,经历了5个皇帝,四个太后,期间被贬多次,是个性格耿直,体恤民生的政治家。
从仁宗嘉祐六年(一O六一),朝廷任命他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开始,到杭州,再分别任密州,徐州和湖州的知州,后来乌台诗案发生,遭受100多天牢狱之灾,然后被贬黄州,改判汝州,哲宗亲政,先后任过杭州太守,吏部尚书,扬州太守,后来太后病逝,一贬再贬,到惠州,到海南,直至北返,最后病逝常州。
在这是个更迭动荡的朝代,内忧外患,皇帝本想通过王安石的激进变法,奋发图强,结果却事与愿违,愈发民不聊生。苏东坡,作为一位有抱负有理想的官员代表,他刚正不阿,体恤民生,反对变法,但政治上不得志,即使一贬再贬,他却做过很多为民造福的事,兴办水利,建立孤儿院与医院,修建西湖,创监狱医师制度等。
3. 苏东坡智慧豁达,秉性乐观,热爱生活,是一个不屈不饶,生性诙谐的哲学家。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苏东坡他说,失去人间美好东西之人,才有福气,到处都能快乐满足,就是因为他持有这种幽默的看法。他一贬再贬,一般人老早受不了了,但他能坦然面对,即使在偏僻荒凉,民生凋敝的地方,他也活得怡然自得,风生水起。那时他还在黄州的时候,吃苦务农,粗衣淡饭,俨然一个老农民。
苏东坡自己善于做菜,说起 “东坡肉”,肥而不腻,大家一定垂涎三尺吧。还有在惠州,买不起羊肉,却用没人要的羊脊骨,炖出美味的羊蝎子,还有那杨贵妃最爱的荔枝,以及古法酿酒,在海南吃生蚝等等,绝对是名副其实的美食家。他还特别喜欢新的东西,保养身体,那个年代就开始练瑜伽就没几人了,他还自己做中医草药等等。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苏东坡4. 苏东坡,感情至真至诚,对家庭,对妻子,对友人,都重情重义,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好朋友,好兄弟。
他生命中的挚爱的有三个女子,都被苏东坡的才学所折服,“多情应笑我”,但命运弄人,生死由天命,都没能与他终老。
在他的第一位妻子王弗逝世后,他怀念亡妻,写下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小轩窗,正梳妆……..,还有那个“欲把西湖比西子” 的侍妾朝云,也是最懂他之人,知道他有”满肚子不合时宜“,陪她颠沛流离,同甘共苦,最后病卒于惠州。
还有他对堂妹的深情依恋………与弟弟子由的兄弟情深,对儿子们的谆谆教导,饱含多少父爱和期许。他最好的朋友画竹名家,文与可,逝世,哭了三天。
读这本书,字里行间可以感觉到作者林语堂对苏东坡的喜爱,熟悉得就好像这个人,是他的多年老友,一些生活中的小细节都不曾放过。读完这本书,让人很有立体的画面感,苏东坡一个多才多艺,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洒脱生动的古代男神形象,这样一个千古风流人物,仿佛就在眼前,跃然纸上。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苏东坡即使现在已过去了上千年,人们说起苏东坡,还是很喜欢他,他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去学习,他的诗词,也久经传诵。最后引用《苏东坡传》一句话:”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作者:小葵reniayu,心理学爱好者,一位内心柔软有光、善良温情的女子, 用平实的文字,理性的思维,分享生活的哲学和人生的智慧
2019.6.3 写于苏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