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读鲁迅

作者: Aqinzhang | 来源:发表于2021-10-18 10:32 被阅读0次

    今天是鲁迅先生逝世85周年。有人说,他是精神上的侠客;有人说,他是民族的脊梁;还有人说,越长大才越懂他。我确实是在这两年开始认真地读鲁迅的文章,慢慢地体会到了先生文章的精妙绝伦之处,也越发觉得学生时代虽然学过好些课文,但其实真的是浅尝辄止,没有读太懂。读懂鲁迅,可能真的需要一定的阅历。

    读到散文“秋夜”,这里面最出名的就是开头的那段话:“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读者们想了很多说辞去分析这段话为什么要这样描述,似乎并不太符合我们的语言规范,但又无法否认先生这样写的妙处,就好像一个慢慢移动的电影镜头一般,把广阔天际下高耸的树,一棵再一颗地呈现在你的面前。镜头下好像有一个人望着这些思考些什么?

    而之后对粉红的花,光秃的树干,乱撞的小虫,还有夜游的月亮都有很生动的描写,这些事物都好像被赋予了生命一般,参与到作者的生活中,和他的心情和思绪融为一体了。

    我最有感触的则是飞虫和煤油灯罩的那一节。“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

    我小时候也曾经见过这样的情景,有一种特别的熟悉感。没有电灯的晚上,煤油灯点上,白色的纸罩子让灯光更加柔和和集中,不一会,吸引了寻找亮光的飞虫,围着灯罩飞舞,一拨拨的,昏昏的橙色光圈中一群黑色的小点在跳跃中,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

    读文章就是这样,如果某个描写正好触碰到你记忆的某个角落,人很容易被触动,也就会更喜欢这里了。

    还有一篇“风筝”,先生在北方的冬季里看到了空中的风筝浮动,想到了故乡早春二月里风筝时节的模样”。“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这是一种对故乡生活的追忆,深深的怀念之情。未离开家时,对于思乡之情比较抽象。现在会明白这种情绪会时不时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可能是吃到熟悉的味道,看到类似的场景,甚至是某一天的天气有点和故乡一样。这是一种深入到血液里的感觉。

    而风筝还引起了先生和小弟的一段往事。因为自己长兄如父,对小弟有着一种教育的职能,会把自己认为玩乐活动好坏的标准加到对小弟玩耍的判断中。当小弟自己小心翼翼做着心爱的风筝时,先生竟然气急败坏地把风筝毁掉了,觉得这不是高级玩艺。而后来先生意识到游戏是孩子成长的天性。于是后悔之情在心底滋长,也一直想找机会给小弟道歉。当然,他却发现小弟似乎并没有一直记挂这件事情。只是在当时肯定情绪收到了伤害。很多事情,离开了当初的时空,也就没有办法再去弥补或者解决。

    鲁迅先生是一个善于思考和自省的人,对身边的,对整个社会,他充满着责任,这是他的作品能够给大家带来精神上的警醒和方向的原因。他的作品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值得你一读再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细细读鲁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xa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