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别再抱怨孩子做事慢吞吞了,每一种情绪,都是一种提醒

别再抱怨孩子做事慢吞吞了,每一种情绪,都是一种提醒

作者: 谷谷修 | 来源:发表于2020-09-19 08:07 被阅读0次

自从自己带孩子之后,已经将近4个月了,这4个月里,丫头少不了接受我的批评教育。

被我批评教育最多的,便是做事慢吞吞,那真的是凡事都要催的节奏。

从早上的催起床,催洗脸,催穿衣,催吃饭,到将近中午的催出门,催赶路,催喝水,催回家,再到晚上的催洗澡,催睡觉……

从最开始的讲道理,说规划,描述愿景;再到后来的,讲好处,谈后果;再到放狠话,撒手不管,离开现场,恐吓诱导,无所不用其极。

突然感觉自己内心里的形象,由一个温柔体贴的美妈,变成了一个暴躁大嗓门的婆婆妈妈。

要是被第三人看到我的夺命连环催,就此可以写一套“彪悍妈”是怎么炼成的了,泪目。

其实,从我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来说,我特别不喜欢自己这种面目狰狞、盛气凌人、咄咄逼人的架势。谁不想要自己如山尖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阳光,然而,这一切都不在受控状态。

作为做事后知后觉的人,我终于开始反思起来了,先是给自己抛出了几个问题。

1.为什么我会对丫头的做事慢吞吞这么敏感?

2.为什么我会这么在意丫头没做到的事情呢?

3.为什么丫头没做到我会这么生气?

4.如果一时不能改变丫头,要怎么做才能让自己觉得更好呢?

等给每个问题填上答案,我非常惊讶的发现,自己原来也是一位强势的老妈。

1.为什么我会对孩子的做事慢吞吞这么敏感?

我们常说,注意力在什么哪里,那里就会变得特别显眼。正是如此,因为自己全职带着孩子,所以,把带孩子当做了自己的重点,也正是如此,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孩子做什么,我的眼睛就像视频监控一样跟着她走。

虽然我没有完全控制孩子的行为和想法,没有动用心机让孩子生活在“楚门的世界”中,但是因为这种过度的关注,可能已经让孩子感到窒息,也让当妈的自己感到压力巨大。

她放慢的脚步,或许正是在表达她的排斥和抵触,在用行动告诉我,我想要自由,就让我慢一点吧!然而,过度要求孩子能够独立自主,生活自理的我,过度的追求孩子能够完美、高效,从而把原本处于爱的让孩子强大的力量,变成了过度聚焦的挑剔和暴政。

2.为什么我会这么在意孩子没做到的事情呢?

因为过度疼爱孩子,不想孩子走弯路,做错事,想要处处保护孩子,想要孩子能够快速成长,尽早养成自律的习惯,不想要他在小事上过于拖延,而让大把的时光被浪费了。

回头想想,这不就是揠苗助长吗?忽略了孩子的成长规律,想要省略掉孩子最宝贵的体验经历,既是良言,也是枷锁。

不由得想到安娜·昆德兰的《不曾走过,怎会懂得》这本书中的一段话:

“人生就是一连串的生命体验,快乐也好,悲伤也罢,最重要的是自己去走、去体验。

母亲指给我们的道路,固然少了坎坷,也少了磕绊,可一旦走上她们的‘捷径’,我们也就丢掉了自己的人生。生命是一个从生到死的过程,如果我们活着的目的只是为了探寻捷径,那么生下来就死,无疑是最快捷的路程。 ”

想起有一次孩子被我逼着直哭,咬牙切齿的说,“以后我的事都让你做,你给我刷牙,给我洗脸,给我换衣服,给我讲故事,喂我吃饭……”。

开始我还在跟她顶嘴,“好呀,你要不要我帮你看动画片,帮你睡觉,帮你吃冰激凌,帮你出去跟小朋友玩儿呀~”

如今想来,原来丫头是想表达:“你别催了,如果你非要催的那么急,那就你干了吧,别催我了,我受不了了,跟不上你想要的节奏。”

想起来真的是处处伤心,痛点多多。

3.为什么孩子没做到,我会这么生气?

对于家长带娃来说,拿谈论最多的带娃写作业举例,那真的是家长最爱发脾气的痛点。记得那两个段子,一个是原本温馨的亲子剧,却差点儿被疑似家庭伦理剧:

深夜某小区一女子大声喊叫,

“什么关系?啊?!

到底什么关系?你说!”

……

“它们互为相反数啊!!!”

另一位辅导完作业的妈妈,决定冻冻自己,冷静一下。

为什么爸爸妈妈们和我一样,对于孩子做不到,没做到的事情这么发愁呢?

思来想去,可能都有一个通病,就是源于对于这件事情的不自信,不知所措,不能理解,不能相信。不相信自己,不相信孩子。导致孩子和家长不能同频,完全Get不到对方的点。

然而,作为家长,经常忽略孩子一个是一个独立的人这件事,因为有监护人的义务,更是孩子的亲生父母,所以,对于孩子过度的关照,就像雨里边给孩子撑伞的人,原本很是小心翼翼,宁愿淋着自己,生怕孩子被弄湿,而孩子却时不时的想要跑到雨中踩踩泥坑。绝不让孩子开小差犯错误的妈妈们,就此戴上了侦查员的眼镜,时刻盯着孩子。

孩子能力是否达到了?孩子是否心甘情愿这样做?都是快被逼疯的老母亲要考虑的问题。如果孩子不能跟上加上家长的节奏,不同频,说再多也无用。

4.如果一时不能改变孩子,要怎么做才能让自己觉得更好呢?

分析完天天抱怨孩子做事慢吞吞的三个为什么,心里也平静了很多。

这就如同一直对自己的高要求,却尚未达到一样,因为过高的目标,导致自己不能掌控形势,孩子也达不到要求。当妈的,自己何苦为难自己?

给自己的改进方案:

首先,我想我以后都不会凡事都去催促孩子了。

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不如先将自己能做的做好,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如果自己凡事说到做到,不拖沓,相信孩子也会有所改变的。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慢点儿就慢点儿吧,完成好过完美,自己主动做好过别人逼着做。

其次,让孩子自己定目标,定计划。

除了学校规定的,以及文明礼貌需要遵守的,其他关于孩子的个人成长计划,以及穿衣、吃饭等事宜都让孩子自己定计划,自己定,自己执行。帮孩子做个目标记录表,再加上奖励措施,让目标执行起来更带劲儿。

作为家长只是陪伴,不啰嗦,不多嘴,不插手。

自己走过的路才能看清美丽风景,一路上开快车,反而错过了最美好的瞬间。

再次,不要再用他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有孩子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终身成长,而错误的出现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成长。

比如说这次,终于让我意识到自己对于自己至亲至爱是多么的没耐心。

允许自己犯错,允许他人犯错,才是真正的宽容。

而且,如果做家长的已经脑袋炸锅了,怎么能够让孩子淡定从容的继续做题呢?

以身作则,不急不躁,不离不弃。

另外,通过这次反思,让我想到一个负能量的存在——每一个对孩子的要求背后,都藏着一句“我这还不是为了你好!”

这是一句非常能够产生最大负能量的话,愧疚感,是情绪中的最暗黑的能量。

所以,别再抱怨孩子做事慢吞吞了,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对他好点儿,不打不骂,不吼不叫,不急不催。孩子停下来的,我们就也陪他停下来,一切重在参与,当我们感知孩子的需求和能力后,才能够更好的帮助他。

每一种情绪,都是一种提醒。爱家人,从我做起!

相关文章

  • 别再抱怨孩子做事慢吞吞了,每一种情绪,都是一种提醒

    自从自己带孩子之后,已经将近4个月了,这4个月里,丫头少不了接受我的批评教育。 被我批评教育最多的,便是做事慢吞吞...

  • 心灵成长法则之4:接纳所有的情绪

    每一种情绪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每一种情绪的升起都是提醒我们内在有需求要被看见。 当你开始学会接纳自己的所有情绪、面对...

  • 情绪

    情绪是什么?怎么理解情绪? 情绪没有好坏对错,每一种情绪状态都是一种能量,是一种提醒或增加力量或指引我们摆...

  • 每一种情绪背后,都是在提醒我们……

    早就知道“情绪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我自己也从常年感冒的体早就知道“情绪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我自己也从常年感...

  • 与情绪共舞

    人有喜怒哀乐, 何尝不好? 每一种情绪, 提醒人生: 每一个层面, 每一种可能; 同时, 暗示人生: 隐藏的其他面...

  • 每一种情绪都是老师

    今天带孩子的时候,藏区义工发来视频,让我有时间帮忙修改,并指导现在做视频的伙伴。 内心立马开启了小嘀咕“其实就是你...

  • 不承认自己的脆弱才是真正的脆弱

    每一种特质和情绪都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即使是脆弱也是在提醒我们:学会示弱,学会臣服,学会自保,学会自爱。所以脆弱并不...

  • 不同情绪代表的不同意义和价值

    每一种情绪都是一种内在的生命力量。读懂它、允许它表达我们就可以体验到丰富多彩的生活。懂得每一种情绪所具备的意...

  • 磨蹭、拖延、慢吞吞……孩子不会管理时间怎么办?

    很多家长抱怨自家孩子总是慢吞吞的: 吃饭慢吞吞,一碗米饭要吃一个小时;洗漱慢吞吞,明明提前洗漱了,上床睡觉的时间还...

  • 情绪2019-06-07(197)

    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情绪都有其正面的意义,有好坏之分的是表达情绪的方式。接纳孩子情绪情绪,认同孩子的感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再抱怨孩子做事慢吞吞了,每一种情绪,都是一种提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xe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