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科学领域上对理论进行添砖加瓦的人毕竟属于凤毛麟角,当个体构建的现实对未知常常缺乏解释力时,就会出现误会、偏执、迷信等现象。
比如人们更容易对与其处于同一水平的人,尤其是身边的朋友产生嫉妒的情绪,就是因为认为大家都达到了同一标准,对方的成功一定是来自于不可抗力或者是不公平的因素。
又比如球迷会在支持的球队比赛当天,重复自己记忆中上一场其获取胜利时自己所做过的所有动作,并坚信这会增加球队获胜几率。这就是由于决定比赛胜负的因素太过复杂且难以分析,球迷会在认知过程中,将“自己的行为”与“球队的获胜结果”强行绑定并产生逻辑关系导致的行为。
人们经常试图将还未被完全理解的现实,与自己所能控制的行为解释出逻辑关系,很多迷信产生的原因皆是如此。好比古时将地震与君主的品行挂钩;我也曾一度坚信,使用浅蓝色0.25mm的笔芯会让我的考试成绩更出色;而与我差不多努力的同学能考出好的语文成绩,一定是因为老师更偏爱他的字迹。
同时人们试图用自己已经建立的逻辑解释更多现象。就像查理·芒格所说:“如果你手里只有一个锤子,那你看什么都是钉子。”
很多人都试图用自己擅长的领域和方法论去解释其他领域的现象,这种做法无可厚非,就像我作为产品设计者,也是从产品理解世界的角度写的这本书。但需要警惕的是,孤立的领域模型总有其局限性,我们需要理解理论的边界,知道从哪里开始需要连接其他领域的知识。而能连接越多领域的理论框架,在未来会越有竞争力。
对自己构建的现实越坚信,也越容易倾向与其相似的人或事。为什么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为与自己越相似,自己越能理解,也就越偏爱。而与相似的人交互越多,所受到的反馈也就越正面,进而加深了自己的逻辑,也就越欣赏与自己相似的人。
这也可以解释心理学中“自我服务偏差”的现象,对自己行为掌握的信息更多,就容易认为自己的行为对结果产生的正面影响比其他人的更大。而当人们对他人行为有了更多了解,以及从公正的结果上受到反馈时(比如参加同样的考试),就会对自我服务偏差的行为有所缓解。(链接社会学、心理学知识)
同时我们也经常能看到性格截然相反的人也会相互欣赏、合作的也很好,这用自我服务偏差无法解释,这里提出一种猜想,“自我服务偏差”其实是“自我逻辑服务偏差”:被吸引并不取决于性格的相似或相反,而是看对方是否符合自己构建的现实里的标准。所以有时候异性相吸是因为,自己不符合自身认知里更优秀的标准,但欣赏符合这样标准的人。
多数人多数事设置的标准都是对自己更有利的,因为能有超越自身认知能力的人并不占多数,同时人类在心理上对自我的偏爱也有着不弱的影响。人类自私的生物性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但也使得世界上终究还是人以群分的多,求同存异的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