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赝品中的赝品

作者: 金永辉煌 | 来源:发表于2018-12-20 03:42 被阅读333次

        我们下乡挨家挨户炒地皮,或者找热闹的集镇摆地摊收点一线货,心里还稳当一点。可是要是到点里买货,就得小心又小心,说不定就会被摆一刀。我也常常跟朋友说:经常真的看不准,又舍不得放手,就得旁敲侧击,察颜观色。甚至带点赌一把的“蒙”。

       ——事实就是这样,任何行业都是学海无涯,尤其这一行更是水深似海。自古以来,谁都不能做到百分之百正确。如果有谁敢说他从来没有走过眼,没有吃过药,那么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别有用心的“专家”。

        古玩界正在流行着“一车水货去鉴宝”。因为每一个人都知道现代最高级别的赝品就是某些指鹿为马,不辨菽麦的专家。他们太不知羞耻,到处指指点点,还装模作样地引经据典,什么都懂,什么都敢下结论。甚至说话的口气也一点儿不知道含蓄,指手划脚,信口开河,仿佛皇帝老儿的金囗玉言。

       有时候有同行手头紧张,想出点货变现。四处王婆卖瓜说:包真包老包到代包鉴定。不信你找某某某专家去看。或者说:我已经去过《一锤定音》、《华豫之门》,还有《周末赛宝会》......让一群顶级的专家集体看过了。给,这是他们亲笔签发的证书。

       ——有人哈哈一笑,说:这是一个非常可笑的问题,到底谁是专家?

        所谓专家,大概就是在某个范畴比较见多识广,研究得比较深层的那一类人,应该只适合用来称呼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比如航天专家、核专家、芯片专家、医学专家、食品专家......等等等等。而在文学艺术方面,绝对不适合加封所谓的专家头衔。略举两例,专家论便不攻自破。

        ——后人一直尊崇孔子、孟子为圣贤,而从未听说过有人称他们为专家。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的诗写得流芳千古,也只能尊称为诗仙、诗圣,不能说专家。

         ——再说我们身边的人。周国亮先生的金石书法国内一流,章文超先生的根雕盆景艺术曾经应中央电视台特邀做过讲座,但是仍然只能称为大师,不能说是专家。

        古董行业玩的是综合实力,包括对人文历史的认识,个人的审美情趣和对艺术的欣赏水平,可能还包含情商和智商。所以在古玩行里只有师傅、高手和藏家,永远不会有专家。所有的人都是在走一步看一步的学习之中,惟一的区别就是每个人的天赋有高低,进步有快慢。

        我想起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一个故事。我们桐城有一个姓汪的小伙子因为带了一包“高古玉器”,在蚌埠开往广州东的火车上被铁路公安抓了起来。因为这事儿涉嫌盗掘古墓,倒卖文物,有关方面很重视。拿着这些“赃物”送给某省文物部门鉴定,所谓的一批专家确定是真品无疑,有战汉唐宋的,甚至还有史前文明的,定级分别是一、二、三级不等。如果罪名成立,牢底可以坐穿了。

        小汪坦白从宽,告诉公安那些东西其实是他二叔家的玉雕厂生产的。然后领着公安到他二叔的厂里现场去看,厂里正在热火朝天地“抓革命,促生产”呢,半成品与成品摆满了楼上楼下。——我无法想象那些出鉴定意见的专家大人后来是怎样自圆其说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几位办案的公安同志这辈子可能都不会相信什么专家了。

       有些专家还无孔不入,跑到电视上,在鉴宝节目上摆出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派头,讲得唾沫横飞。乍一听,似乎也不无道理,让局外人听得云里雾里,心里信服得五体投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随便找几个专门跑一线“下乡的”,他们的故事更贴近生活,更真实。也更精彩,更情节曲折。

       还有些“专家中的专家”特意在鉴定现场让主持人关闭掉所有的灯光,或者让人蒙上他们的眼睛,说是单凭手感就能摸出真假,还能准确无误地断代。有的根本不上手,站在十米开外眯缝着双眼左看右看,甚至说看看照片就可以看到个八、九不离十。这不是大忽悠是什么呢?除非是有狐仙上身,或者是自带特异功能。——居然还有那么多人被忽悠得前呼后拥握着大把的鉴定费去鉴宝,去拿证书。极具讽刺意味的东北二人转啊,比赵本山还要赵本山。

        可能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场闹剧,有人拿着同一件藏品在一年之内找同一位专家鉴定过两次,结果这位国内一流的资深专家两次给开出的证书一份是年代到唐,另一份是清朝的物件,中间一下子差了“宋元明”三个朝代。“鉴”多“失”广啊,也着实让人实实在在地领略到了他们确实很“专家”的水平。

        我去合肥参加过安徽卫视《周末赛宝会》的海选,也在家门口重在参与过他们的“送鉴宝下乡”的江淮行活动。几位专家老师风度翩翩,很有学问,很有涵养的样子。但是他们很少直接给结论,都是“存疑”、“存疑”,为什么存疑呢?他们的回答还是说不出所以然的存疑。想想也是太带他们为难,要是不存疑,我找你们看什么呢?

         断代也是断得模糊不清,要不就是答非所问。可能他们的心里也是七上八下,戒备重重,惟恐一不小心着了藏友们的弯弯绕,闹出无法收场的大笑话来。唉,既然肚子里没有真材实学,又何苦为难自己,非得猪鼻子插大葱,冒充大象呢?!

      还有专门进行市场行情分析及估价的专家。前面的鉴定只要给出了到代的结论,他的价格马上就估到了一个天文数字。其实古玩不是彩电冰箱,不是日用品,从来都没有一定的价格。是经过买卖双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之后,商量出来的。当然专家给的估价有时也很低,这就只能说明,其中的猫腻来了。——专家团伙成员里,可能有人要出手了。

       真正的高手在民间,他们不得不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因为他们是直接掏腰包,拿真金白银买货,直接关系到全家的吃喝拉撒。而专家们高薪俸䘵,衣裳光鲜,胡说八道不仅不伤他自己一分一毫,甚至每几十秒钟就能收到几百块的鉴定费用。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

        记得毛主席他老人家当年曾经号召知识青年们应该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中去锻练,农村确实是个好地方。这里借用一下他老人家的“最高指示”,呼吁广大不学无术,不懂装懂的专家们应该上山下乡到农村去,去接受一线炒地皮、摆地摊的古董小贩子们的批评与教育。

        ——请专家们要自重、自爱,更要发奋图强,自强不息!不要自吹自擂,不要自欺欺人,更不要自暴自弃!如果不服气,就按自己帮藏友们鉴宝时估的价,给打个一、二折的折扣,掏钱买货啊!

       

相关文章

  • 专家——赝品中的赝品

    我们下乡挨家挨户炒地皮,或者找热闹的集镇摆地摊收点一线货,心里还稳当一点。可是要是到点里买货,就得小心又小...

  • 赝品 赝品

    一辆别克轿车驶入对面别墅的地下车库,老荣拿起旁边的笔记本写了个5字,笔记本上一共也没有几个字,除了“车”字后面1、...

  • 赝品散点花平土汉yp_hb701

    原创 李大叔 清江风情 2020-11-13 湖北七年散点花赝品yp_hb701 赝品图样: 赝品特征: 黄铜质,...

  • 赝品小团花宽齿边yp_hb703

    原创 李大叔 清江风情 2020-12-22 湖北七年小团花赝品yp_hb703 赝品图样: 赝品特征: 黄铜质,...

  • 赝品

    赝品 阿严是班上的一个男生,阿严和他的姓一样严苛。 1 在师范类院校里面,男生可以说是稀缺资源,一个班五十人,男生...

  • 赝品

    这个世界太多人,这太多人里太多糙人。所以当他转身发现站在身旁的完美陌生人,他喝了一大口酒。陌生人不矫枉不粉饰,干干...

  • 赝品

    那个年轻的二代用修长的手指划过橱窗。“你看,这个是后人伪造的精品之作。”“是啊,可惜乾隆朝的人缺乏宋徽宗的品味,他...

  • 赝品

    没有那么的容易在你身边再游戏 爱到不信邪是哪个年纪

  • 赝品

    甲:早晨,大师作品出让,你能找到买家吗?书家:发过来看看甲:我今日过去拍照后发给你,你圈子广应有赏识之士,不知大师...

  • 赝品

    有一种人,在别人眼里一身光环,才华横溢!然而,他们自己却依然缺乏自信,自卑到极致。再多的赞美和掌声都换不来一点自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专家——赝品中的赝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qcs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