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比面对一无所知更可怕的事情了。

在我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十分疑惑的,因为这本书的题目和它一开始的内容实在是没什么联系,但我却深深地为作者的写作技巧而感到佩服。
作者写这本书时采用的是第一视角,也就是女主角希瑟的视角;从这个视角来看,我总是对女主角抱有一种怜悯的态度,毕竟第一章中的希瑟看起来实在是可怜,作者用大量的笔墨突出了希瑟由于受伤而变得敏感、痛苦的内心,实在是让我感同身受。
不过这种感觉在看到第二章时就戛然而止,第二章的开头是紧随着上一章结尾的内容展开的,作者在这时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以此来让我们从中了解为什么希瑟的变化。
书中运用两条不同的时间线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不可质疑的是希瑟是这故事中最核心的部分;过去的希瑟是个带有点儿叛逆心理的姑娘,像这个年龄大部分的姑娘一样,她有一个暗恋的人——道奇。
在希瑟的眼中,道奇就是一个完美的化身,他拥有着匀称标准的身材,英俊的外貌,温柔的性格,沉稳的气质;道奇的一切都让她深深的为之着迷。
他们一行人计划着去黑石冢露营,虽然路上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这并没有阻止他们朝着危险前进。
在到达目的地并安顿下来以后,他们中的一人开始讲起了一个“枝条人”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出现让希瑟受到了惊吓,这直接导致了她对后来发生的一系列怪异事情的深信不疑。
在此处我们又回到了现在的时间点,这时我们才了解到了与希瑟露营的一行人除道奇外全部都遇害了,道奇虽然还活着,但他却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唯一一个清醒的知道事情来龙去脉的人就只有希瑟了。
希瑟的心理受到了重创,她的心理医生因为事情的发展对希瑟有着合理的怀疑,不过从希瑟的视角来看她是被冤枉的,而她这个经历了种种痛苦折磨的人却被怀疑是伤害并杀死朋友的人。
所谓的理由也仅仅是有关黑暗献祭的书,至少我在看到这时我是对希瑟的一切话语都抱着深信不疑的态度。就算是后来她说她的朋友是被一种神秘的生物干掉的时候我也是如此。
不过显然医生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凶手就是希瑟,而且他认为道奇的清醒会证实他的推测,这事儿当然没有如医生所愿。
道奇清醒了,他说出了“真相”,这个“真相”就是伤害他们的人另有其人,希瑟只是因为恐惧而不敢将事实和盘托出,法官相信了道奇的说法,希瑟得到了无罪释放。
直到这里我都没有怀疑过他们两人所说事情的真实性,毕竟一个是经历过这一切却因此饱受心理折磨的可怜姑娘,另一个则是因为这个经历而躺在病床上许久才刚清醒的受害人。
也许大家有怀疑过希瑟证词的真实性,却没有人去怀疑过道奇证词的真是与否。看到故事的结尾我才恍然大悟。
这两人的行为在前文中都是有迹可循的,他们是故事中最核心的人物,是他们计划着将自己的朋友残忍地杀害,只是为了之前心理医生提到的有关黑暗献祭的书——他们将自己的朋友献祭了。
看到最后的我实在是毛骨悚然,不仅仅是为了这两人丧心病狂的行为,更是为了他们堕落的心灵。
《黑石之墓》的灵感是来自于作者的露营之旅,她娴熟的写作技巧更是让这个故事变得如此的令人着迷,在情节的把控上也是恰到好处,让人上瘾不已。
这是一段充满谎言、背叛、黑暗信念与复仇的人性之旅。
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要是真细细想来,结合实际,这可真是个让人惊出冷汗的事情呢。
当然了故事都是虚构的,请安心的观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