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这本《骨头之书》有点意思嘛!有点暗黑、内容不多、角度独特,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特别的引导孩子的方式嘛!
01 《骨头之书》初印象
动物骨知识知多少?一看封面,成年人表示有点暗黑。
黑色的封面上是一个个骨头,让人想起骷髅之类,背后感觉有点凉凉的。小朋友会不会怕怕?
事实证明,我真的多虑了。我家17个月的小宝宝一看黑色和面部表情比较严肃的图像都会哭,这次倒饶有兴趣的翻了起来。
看了看目录,主要是介绍了10项关于动物骨头的记录。有点世界纪录的味道。分别是什么动物骨头最大?什么骨头最小?什么最轻?
哈哈,内容不多,但有点意思,棒棒!
02 《骨头之书》二读
粗粗翻了一遍《骨头之书》,第二遍读就打算仔细看。我家小朋友太小,这本书显然更适合小学生,只好我替他看了。察觉到其中的很多小心机。
小心机之一:一问一答的互动体验
整本书以问答形式架构起整个知识体系,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好奇心。
关键是,既有对孩子们略深的复杂问题,又悄悄的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些线索,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比如说:谁的骨头最大?
小朋友们看看下面的描述:硕大无比,庞然大物,大的惊人。恐龙?大象?未必能猜出答案来呀!
不要紧,下面还有三条线索,从动物本身的居住环境、习性和特征给了提示:
1、我生活在海洋里。
2、我可以游很长的距离。
3、我的寿命超过一百岁。
大多数孩子看到了这三条线索,再配上右边的动物骨头,八成能猜个差不离。不是鲸鱼就是鲨鱼,对吧?
没错,答案就是蓝鲸!
答案:蓝鲸!可是,还没有结束呢?翻开揭秘那一页,孩子们会不仅知道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还会知道下列知识(包括但不限于):
·蓝鲸比恐龙还要大。
·蓝鲸以磷虾为食。
·蓝鲸每天要吃4000万只磷虾。
等等,这种阅读体验怎么有点像电视节目?嗯,就像是看那种知识问答类给线索的电视节目!
小心机之二:拼贴画一样的凹凸手感
这本《骨头之书》不仅最大限度的仿真了这些动物的形态,还做到了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瞧瞧,这只小臭鼩和网纹蟒,这色泽,是不是够艳丽?形象是不是够生动?
当你用手抚摸这只小臭鼩和这条网纹蟒时,你就会发现,这本《骨头之书》的良苦用心了。它特意将动物的骨头又凹凸感展示出来。是不是很认真?
细节处理的也很好,如果你摸小臭鼩的尾巴,你会发现白色的尾巴也有凹凸感。没错呀,尾巴上也有骨头呀!
这是不是这本书给孩子们精心奉送的彩蛋?
小心机之三:科普书也能学拼音
你家小朋友知道小臭鼩读“qu”吗?知道锤骨的锤(chui)的发音吗?
如果不知道,不要紧。这本书科普顺带教拼音,小朋友们可以在自己阅读这本很有意思的科普书中,认识这些生僻的字。
亲子共读没问题,自主阅读也能行,这不给了孩子们阅读这本书的更多方式和机会?
小心机之四:黑色与彩色的视觉冲击
如果够留心,你会发现,这本书的每一个问题的色泽处理,都使用了黑白和彩色的切换方式。动物骨头是黑白的,而揭秘那一页的动物本身则是彩色的黑白和彩色的鲜明对比很有冲击力!
为什么会这样?
一方面,动物骨头原本就是黑白的啊,而自然界的动物则是彩色的。
可另一个方面,我觉得也暗示了生命的意义和过程。生命本身就是灵动的,但生命终将走向终结,任何绚丽终究会回归最本真的黑白底色,这是自然的过程,也告诉了我们更应该珍惜生命。
第二次阅读,感受到这本书中处处的用心。虽然书不厚,但更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03《骨头之书》三读
如果是我给孩子读这本书啊,我还会展开一些延伸阅读。
比如,在看到蓝鲸的介绍中说:蓝鲸的舌头上能站一百个人,我会怎样引导孩子呢?
我当然想起了另一种能够吃人的生物叫做鲨鱼。我会给孩子讲讲《木偶奇遇记》中的故事,匹诺曹最后被鲨鱼吞到了肚子里,遇见了自己的爸爸,但是他们抓住了机会,终于死里逃生。
以后对孩子讲,嗯,小朋友如果撒谎,鼻子会变长的。一会再跟他说,鲨鱼吃人,可是蓝鲸只吃磷虾。
孩子们会不会妥妥的记住这个知识点呢?
再比如,看到草原象世界上陆地上最大的生物。那么我可以跟孩子一起翻一翻书本,告诉他大象有哪些分类?有什么习性?是群居动物还是独居动物?
这样一来,手中有限的知识就变成了无限的扩展,我想这也是亲子阅读另一层的含义。
让孩子们真正的喜欢书,学会应用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