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张爱敏老师在“日更挑战群”里统计我们的日更情况,看着群里日更四五百天、八九百天,甚至一千多天的老师们,再看看自己那可怜巴巴的一百多天,我有点羞于填写。幸而张爱敏老师并不嫌弃,反而一再鼓励:多少不计,只要你坚持了,就是最棒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88444/6f6456361fdec290.jpg)
前几天收到张爱敏工作室邮寄过来的礼物,甚是欢喜,这是对自己日更的肯定和鼓励,是我日更路上的助推器,有了这份礼物,我想我会更加坚定日更下去的决心。人哪,就是这样,当你一个人独自坚持某件事的时候,很容易中途夭折;而当你加入某个团队,大家互相监督,彼此提醒的时候,才能走的更稳、更远!
写作于我,如同初恋!
我已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开始写日记的,印象最深的当属初中时期了。那时候的我,整天抱着一个长方形的厚重的笔记本,在上面记录每天的喜怒哀乐,至今这本笔记本仍平躺在老家的抽屉里。每次翻开,都如同初恋般美好!“桃花要等春天开,看本需等主人来,如果主人我不在,请你千万别打开。”每本日记本的扉页,我都会工工整整地把这首“诗”写上去,防止有人偷窥我的日记。
如今,简书日更成了更为便捷的记日记的方式,在“张爱敏工作室日更挑战群”里,我们彼此赋能,共同行走。每天,都会有老师们的优秀日更被选中发表在“张爱敏工作室”的微信公众号上,这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殊荣。张爱敏老师经常在群里鼓励每一位老师积极参加日更挑战,别怕自己写不好,就怕自己不开始,只要开始就是进步,只要坚持就值得被看见。
开始日更,就如同我与“初恋”的再次相逢。因此,我选择了去年的8月18日与她正式见面,因为这一天,是我的生日。迈出这一步,看似简单,实则压力山大。每天,我都需要花上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在日更上,构思内容、斟酌句读,怕自己写的不好遭人嘲笑,又怕自己言辞不当,被人诟病。后来我发现,是自己多虑了,简书上的友友们都特别的友好善良,写得好有人给你点赞评论,写得不好,并不会有人对你评头论足。在这里,你可以随意发挥,自由创作,无需多虑。
看着那些排行榜里的大佬们,我知道,我的文字还过于平淡和稚嫩。有人说:写不到一百万字,就先不要追求质量,坚持下去,行云流水、妙笔生花不是梦!对啊,我来简书才几天?我坚持日更才多久?我才写了几个字?坚持下去,一切美好将会不期而遇!
我习惯于在手机的备忘录里写文章,写好后再复制到简书里,自我感觉方便快捷。但有时也会有看得眼疼的情况,有时也会被杜先生质疑“一直抱着手机不理他”,有时也会被儿子教训“不要再看手机了”,有时也会累到想要停止日更……可我不服,为什么别人能坚持三年五载,而我不行?为什么别人能码出上百万字,我却不行?不,我不能放弃,我必须暗暗跟自己较劲儿,我能坚持!
偶尔也会质疑自己坚持日更的意义是什么?我想,一切都源于热爱: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热爱,所以乐在其中。
感谢这么多小伙伴的一路同行,感恩遇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