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7月30日,时值美国南北战争中期,亨利·福特出生在密歇根州一个自耕农家 庭。福特生性喜爱摆弄各种机器设备,甚至在他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能把一只表拆开再装好。
1903年,福特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从此他的大名响彻整个世界。同年,福特创办了福特汽车公司。在他的领导下,福特汽车公司迅猛发展,奠定了自身在汽车产业的霸 主地位,这种地位一直延续到今日,而他也成为人们历史记忆中一个重要印记。
1947年4月7 日,这位通过自己在工业上的成就大大改变了 美国和世界各国人们生活的人,溘然长逝,享年83岁。
虽然亨利·福特后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但他在福特公司发展的过程中也有马失前蹄的 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社会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美国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 经济繁荣,居民的消费倾向从有用的就行,发展到对所用商品的内在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这是消费倾向的一种细微变化,因此福特公司没能敏锐地感受到这一点。
这时,美国另外一家主要的汽车生产商 ——通用汽车公司逐渐发展起来,它增加了产 品系列,增加了产品的品种,以适应不同的市 场,使不同阶层的人士都能挑选自己喜欢的汽 车。对于通用汽车的竞争,老福特一直采取不 置可否的态度,他仍然坚持自己的那一套,认 为顾客买车考虑的首要问题是自己的钱袋,而不是其他。
为了降低汽车的成本,福特甚至考虑到了能不能少上一个螺丝钉!然而,公众并没有领 福特的情,他的低价位政策并没有吸引多少顾 客。与此相反,通用公司则继续采用已有的政策,它每两三年就改变自己汽车的样式。在福特看来这完全是歪门邪道,不是工业家所为, 并且他偏执地表示说:“我们希望造出某种能永远用下去的机器,我们希望买了我们一件产品的人永远不需要再买另一件。我们绝不会作出使先前样式废弃不用的任何改进。”
福特这样做的后果是公司销售业绩的不断 下降。1927年公司所有的24个工厂关闭6个月,以重新安排生产。但是关闭并不意味着福 特在生产上的任何创新。1936年美国的三大汽 车公司中,福特的销售量从第一落到了第三。
福特的失败在于他忽视了人们消费心理的变化,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汽车已经从中 产阶级的奢侈品转而成为大众可以消费得起的 商品。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已经从当初的仅仅是 代步工具转向自己个性的延伸,甚至有人提出 说:“汽车是人的第二个家。”福特固执地按 照统一的模式生产汽车,此举不符合社会发展 带来的消费观念的变化,当然会被顾客拒绝。
福特公司在汽车市场上的落败事实表明: 一个公司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永立于胜者之地。因而私营公司必 须要跟上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这样才能在越来 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所为。对于一个私营公司来说,跟上时代的发展重点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发展趋势的变化。
社会环境方面的变化可打破人们的传统习惯、追求及其生活方式,影响人们对穿着款式、业余爱好,以及对产品与服务的需求。
(2)消费者心理的变化。
例如,上述20世纪初美国人对于汽车消费 的心理变化等。
(3)生产营销活动必须考虑顾客的个性 化需要。
许多私营公司在生产销售的时候却不能理 解这一点,他们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制造产品,结果陷入了商品滞销的境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