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11-22阅读理解课1.4真正的读懂原文

2018-11-22阅读理解课1.4真正的读懂原文

作者: s萤火虫之光 | 来源:发表于2018-11-22 16:47 被阅读12次

【阅读理解课·第1.4讲课后实践】红包2号

这是2018年11月22日“崔律精时力之阅读理解课”系列第1.4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终结拖延症》片段里,某君的讲解与原文有偏差的点(写在第5点)。

<实践日志(记录)>

1.我在本讲中的收获:

课程回顾中的金句(真的很佩服小伙伴们的智慧):

(1) 讲解技巧不同于理解技巧,但讲解有助于更好的理解

(2)精简不等于总结,精简是让你的讲解更加聚焦

(3)从前两天学的技巧中,总结出“如何去读一本书”(技巧包括:通读、大声朗读,完整讲给他人听,讲解精简,中立、可观,关键词)

①先通读全文,了解全书框架。第二遍阅读,找出书中值得进一步学习的内容,做好记录。第三遍,精度选择出来的内容,做出笔记和读后感。②对于写出来的笔记和读后感,要大声朗读,不断修改。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③将笔记和读后感,讲给他人听,可以是自己的亲朋好友,也可以是自己身边的任何物品,比如手机,录音机,镜子等。

(4)对于同一个片段,100个人读有100个哈姆雷特。

今日课程内容:

(1)讲解技巧2:讲解关键词之举个例子。举例子确实是比较常用的,现在我在拆书时就爱举例子,不仅容易帮助大家理解,有时自己感觉没有理解透彻的地方,通过自己举例子,感觉豁然开朗了!

(2)讲解技巧3:讲解关键词之对比概念。可以比较相同和不同,重点在不同。这不仅是讲解更有层次话,而且也可以帮助自己和他人更好的理解。  真正的倾听Vs倾听Vs听

(3)讲解技巧4:讲解关键词之说文解字。常用的两种做法:一种是通过对比概念,进行重点解说,如:碎片化时间Vs碎片时间;另一种是考察字源,比如“思”

2.今日实践中的亮点:

(1)将范丹燕的日志作为我的珍藏,真的是太棒了,特别是和女儿一起听崔律课,以及将倾听片段讲给孩子听,和孩子辩论的点,都给我很大启发!感恩遇见!趁着感恩节,已小窗发出我的感恩!哈哈~   (PS:今天一天精力值都特别高,心情棒棒哒!感恩让自己能量满满)

(2)早上在听到小伙伴说用过去两天的知识点,梳理出了读一本书的方法,我不禁一震,赶紧回想前面讲的知识点都是什么呀?对于狗熊掰棒子的我,非常吃力的回想起了四个点,于是今天在“找茬”时,又把这个点写了一遍,计划按照技能点去“找茬”,一天中把前面的知识回顾了三遍,现在已经了然于心了!所以这件事给我的启发时,学过去的东西一定要多去复习,只有先记住了才能更好的实践!刚听完能记住,不代表一直都能记住!

(3)跟着崔律学习,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写实践日志,其实是一个梳理、思考的过程,这是我觉得最有价值的,但我的实践情况确实做的并不好,就是通常说的,懂了那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一生。今天崔律调查“大声朗读”的实践情况,对我触动还是挺大的,其实我是当天就试了这个方法,但后面就没有自己再练习了,昨天拆书活动分享片段,我用了这个方法,让现场小伙伴去朗读,但读完却没有什么感觉。

(4)关于“改改改”的感触,最近在准备《精力管理》这本书的拆书课,昨天拿其中一个片段在拆书活动现场做了分享,真的感受到了改的力量,这个片段我在前两天学习力课程翻转课堂作业中写过一遍,但真是要拿出来分享的话,我发现当时写的还不行,继续做调整,终于调整到自己满意了,线下分享结束后,我发现到拆书课用这个片段的话,讲的方式还会不一样,还要不断改改改。好的预备表真的是改出来的。

(5)关于范丹燕日志中,关于重述和转述的观点,很有感触,因为我昨天的日志就是崔律思路的转述版,当时也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因为那不是我的思路,另外一个重要的点,就是昨天在该片段上投入的精力不够。感谢小伙伴们的智慧。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

4.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原本不知道今天是感恩节,看着群里的小伙伴们都在感恩,我也跟风应景一下!正能量满满,还与很多小伙伴有了链接!哈哈~

又一次体会到感恩的重要性!

5.我发现的偏差点:

(1)个人事务拖延定义理解的偏差:

原文说:个人事务拖延就是习惯性地推迟你早该进行的活动。

某君解读:个人事务拖延是习惯性的推迟“你早就应该进行的、重要紧急的、有助于你自我提升的”活动。

我的分析:原文中涉及到两个名词,一个是个人事务拖延,一个是自我发展活动,在某君的解读中,将个人事务拖延中的“个人事务”等同于自我发展活动,这个与原文是不符的。我认为个人事务包含但不等同于自我发展活动,而对自我发展活动拖延是个人事务拖延的一个非常典型的表现。

(2)个人事务拖延特点理解的偏差:

原文说:这种习惯性的推迟(个人事务拖延),会带给你不必要的恐惧,让你备感压抑。

某君解读:它的特点是只和自己相关、习惯性的拖延对自己重要的事情,没有人监督,无强制性,没有明确的开始时间。

我的分析:按照原文个人事务拖延的特点,会带给你不必要的恐惧,让你备感压抑;某君解读中的只和自己相关,没有明确的开始时间,以及将开放性理解为没人监督、无强制性,也没有问题,对自己重要的事情,这是自我发展活动的特点。

那这样分析,这个片段涉及到四个名词:个人事务、个人事务拖延、自我发展活动、自我发展活动拖延。

(3)鉴于以上两点的分析,所以针对Ta举的关于整理屋子的例子,我认为算是个人事务拖延,或者更准确的说是算不算个人事务拖延,要看是否引起当事人的恐惧和压抑。所以判断是否为个人事务拖延,可以从两个点去看:第一是否是个人事务,第二,是否引起当事人的恐惧和压抑。

# 第1.4讲原文片段 #《终结拖延症》

原文片段:

个人事务拖延就是习惯性地推迟你早该进行的活动。这种习惯性的推迟,会带给你不必要的恐惧,让你备感压抑。你身陷一份早就想摆脱的工作之中,压力巨大;你觉得自己有些怯懦,发誓某天要去参加一个自我肯定训练课程,但你现在呢,还是在看着电视、读着八卦杂志,不肯去做那些有助于你自我提升的活动。

由于自我发展活动只跟你自己有关,也由于它的开放性以及并没有明确的启动日期,所以个人事务拖延看起来也许不太像拖延。其实,它也符合拖延的定义。

只做一些不重要、不紧迫的活动,而把更重要的事情丢在一旁,本身就是对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当你把那些不重要和不紧迫的事情,置于你最重要的自我发展活动之上时,你就是在拖延,就是在用无关紧要的事情分散你的注意力。比如,你的身体健康已经受到威胁,可还是宁愿去看好莱坞八卦杂志,也不肯拿出点戒烟的行动!

某君讲解

这个拆页讲了个人事务拖延的定义和特点,那么,我先来问问大家,你认为以下哪些情况属于个人事务拖延。

1、你每周六都去公园跑步,上周六因为有事,就停了一周没去。

这属于个人事务拖延吗?这个不属于,因为你只是偶然一次或几次没有去,并不是习惯性的拖延,也没有对你造成挫败、恐惧、压抑这样的负面情绪。

2、你的屋子很久没有整理了,东西放的到处都是,你一直告诉自己,要抽空收拾,但一直拖了半个多月也没行动。

这属于个人事务拖延吗?不属于。做家务这样的事情,对一般人来说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和紧急。即便这件事当下对你比较重要和紧迫,它也并不属于个人事务拖延,因为这件事比较微小,哪怕做成了对你的自我成长和发展也意义不大。

3、你入职2年了,还在公司底层,工资少,事儿又多,烦的不得了,你想升管理岗位,计划利用业余时间看一些管理类的书,提升一下,但几个月下来,大把时间被你用来追剧、打游戏和朋友聚会了,书却没有看多少。

这个属于吗?完全属于。提升管理能力是有助于自我发展的,重要的,当下紧急的事务。

通过上面3个例子的对比,我们能抓住几个关键点,个人事务拖延是习惯性的推迟“你早就应该进行的、重要紧急的、有助于你自我提升的”活动。它的特点是只和自己相关、习惯性的拖延对自己重要的事情,没有人监督,无强制性,没有明确的开始时间。

实践:

请找出某君的讲解与原文有偏差的点。

珍藏学霸范丹燕的打卡实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11-22阅读理解课1.4真正的读懂原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qsl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