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新客户,称呼为A客户吧。
A客户的真实情况是他们与曾经的合作方在合作中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是对方不再给他们生产。于是,他们主动找到我们,希望与我们达成合作。是A客户主动找到我们,发起合作请求。
我早在七月份已经与A客户进行了第一商务谈判。当时我们订单不足,我们是带着很大的诚意与他们沟通合作。结果他们当时找到了更合适的合作方,对我们提出了极为苛刻且不公平的条件,我当然不会答应。最终,双方未达成共识,宣告第一次谈判失败。
三个月后,A客户再次主动找我们合作。市场情况是,我们产品供不应求。如果与他们合作,我们综合而言是亏钱的,如果说有收益的话,那就是尝试一单不一样的买卖。鸡肋这种——可有可无,无少谓的。不过,我们依然本着诚信态度,欢迎他们来与我们合作。A客户最初说,就按照我们之前已经修订好的我们申请的合同版本条款去执行。然而,我们对合作细节包括标的数量、产品指标、外包装、交货期限以及异议的解决方案等进行探讨,经过三天来回沟通,终于达成第一次的共识。
当我们把达成共识的合同递交给A客户,计划进入下一步的实施阶段。A客户代表又要对其中重要条款逐个一一进行改动。我明白了,她本来是不死心的,还要想着修改成她希望的样子。我说:“合作非儿戏,说好怎么样就怎么样。不能不停地改来改去,确切地说,我们无法达成修改目标。我们真的很难办。”
A客户代表说:“这能怪我吗?我也不知道你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我说:“我们是无纸化办公,入厂过磅、资金账管理都是自动化的无人管理,比更多企业先进一些。无人为随意操作空间,请谅解。”
A 客户代表说:“我不相信你负责合同不能改合同,我也不相信你们合同量不能以实际需要来执行,我们就是要求改了怎么办?你们的要求太不合理了,你们还不能允许我们提出正当要求了吗?整个市场上,没有你们厂家这样的。我们也不是找不到合作方,他们能同意的条件,你们为什么不能同意?有你这样谈生意的吗?”
我说:“你来回说的很多条款,合同已经有明确约定。你一会说可以,一会说不可以。我非常明确告诉你,和你沟通是为了照顾你的情绪。让你知道你争取了、尽力了也争取不来,也就认可。你想到无数种可能最坏的结果让我给你解决方案,提出无数种可能发展走向问我怎么办,我个个给你答复,你个个反驳回来。哪个合同做成这一本书?我们所有合作客户都认可我们这些条款,因为公平公正。你想怎么样,我们必须满足,这如何合作?如果你一定要提出更改需求,我们再次进入版本评审,周期就是一个周。那么本单暂时没法定了,等确定好再定吧!”
A客户代表说:“你们怎么可以这样?我们很着急才找你们合作的。我们原料都准备好了,计划送过去。你说还得评审一个周,那不什么都耽误了吗?我们的损失谁来赔偿?你们怎么不早说?早说我们就不谈了。你还真笑人,有这样谈生意的吗?”
我说:“这还没有开始合作呢,都想到让我们赔偿你们的损失。谈生意公平公正。这次合作前提是按照我们之前起草的合同约定执行,这是开始谈的前提,不同意那就没有必要开始了。开始推进,你们又要改改改。如何让合作落地?如你说,错误都是我的,你没错。但是咱们打不成共识,也无法合作。”
A客户代表说:“这不是老板让做,我们听我们老板的。”
我说:“那就本着推进事情来谈,抓大放小,签订订单。这么小的零单,你们啥都争取,就没法谈了。这次以后合作大单,你们再另起合同谈。这一单,到此为止,行就确认,不行让你让你们大领导与我们分公司最高领导另谈吧。所有条款,这单,我们不再做出任何修改。”
又过了二十分钟,A客户代表说可以了,她去走手续。不一会儿,又提出五花八门零碎了吧唧的小细节。A客户代表实在是难缠和计较得不行。我突然感觉,这哪里是在谈合作,和农村集市上卖白菜讨价还价一厘两厘价格那般,生怕自己吃亏,磨啊磨,不惜不讲理啊!
合作建立在诚信、公平公正基础上。一切以自己利益为出发点,甚至想个别环节控制我们,想合作门都没有。
谈了十几天,还是维持当初约定。活儿干成这样,低效且无聊。
这样的客户,大抵做一两次就够了,难以长久。我的时间非常宝贵,壹仟万订单一个小时搞定,这不到贰佰万订单把我惹毛了。我一生气,就怼了她。这一怼,她还乖乖不再作怪了。是不是他们领导告诉谈判争取利益的技巧,那就是不择手段把对方搞到发火就是敲定时机?果真如此,我再也不想与他们沟通合作了。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