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知乎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话题:在大学,孤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吗?
看到这个问题,心跳漏了一拍,以前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现在到了大四,我终于可以以一个过来人的角度说说这个话题了。
在大学,孤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吗?
至于别人我无从知晓,但是就我自己来说,坦白讲,大一的时候我因为孤单哭过不止一次,甚至有一次在楼道我直接哭到喘不过气,我给我妈说我不读书了,我要回家,为什么呢?
因为高中的时候我是一个连上厕所都要和朋友手牵手一起去的女孩子,可是到了大学,我不仅离家千里,并且竟然没有交到一个真心的朋友,周末想去逛街找不到人陪,想去健身房找不到人一起,那时我才十七岁,真的不懂怎么和孤单和平相处,有时候会一个人坐一辆不知道开到哪里去的公交车,然后看着窗外发呆,全当是散心了,真的过的很压抑吧。
我不快乐。
我去问一些学长学姐,我问他们有没有交到好朋友,他们有的说没有,有的说一两个,有的说很多,好像问他们也没什么用。
于是没办法,我只好一个人学着去战胜孤单。
既然在学校孤独,那就往外跑吧,因此大一确实是我整个大学生活中活得最孤单的岁月,但却也是我肆意的时光。
比如,我跑去看周杰伦演唱会。
比如,我跑去听李志的livehouse。
比如,我开始练字(虽然放弃了哈哈,因为我静不下心)。
比如,我去做志愿者。
比如,去寻访苏州的三毛茶楼。
比如,周末一个人晃着去看电影。
那段时间,我好像总是在路上的,一直在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生活,但我自己知道,我是为了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孤单,显得快乐一点。
倒也不是说完全走到哪里都一个人,只是因为还没有褪去稚气,觉得和我走在一起的人也并不懂我,因此走到哪里心里都空荡荡的。
后来,我想可能是因为我的生活缺少了主心骨,以前被学习填满的日常,现在由自己支配,会显得过于空荡荡了,于是天天都漫无目的,会更显得空虚和孤单。
是在大二下学期,我开始认真的写作,在简书更文,后来又开通了这个你们看到的袅袅夜读。
另外,继续学吉他。
当我发现自己的生活重新有了目标后,孤单好像也不是那么可怕嘛。
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旅行、一个人看电影,其实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在生活中总是会有那么一些无人陪伴的时刻,这都是成长必经的过程。
偶然听到我的人生导师五月天的一首歌叫《开天窗》,阿信在里面这样唱到:
”多少人变成紧闭门窗孤独的国王。”
也许看到这里,很多读者都会说,噢,原来袅袅要说的是,适应孤独就好了,是的,我之前在很多地方见过“孤独万岁”、“庸人才成群结队”的字眼,包括我自己也写过《在大学,你的第一课是孤独》,但是在大四,我想部分性的推翻我之前说过的话,而要改成:
你要适应孤单,但你不能让自己一直孤单下去。
也就是说,要有和孤单和平共处的能力,但也要有能融入人群的能力。
室友和你时间上协调不来没关系,可以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去看电影,如果有空的话几个人一起,不行的话一个人也没关系。
即使干脆和室友这个人就协调不来也没关系,那就多去参加活动认识其他的朋友,认识和你是一个世界的人。
这才是我们的必修课。
在这之中,我也在尝试着一点点地改变让自己走出寂寥的情绪,于是,在大学交到了几个还算不错的好朋友。
同时,也变得越来越快乐,提升技能,培养爱好,依然继续旅行,赚钱带爸爸妈妈去玩。
周末有空的话和朋友去逛街,没空就一个人去。
和朋友一起去游乐园。
现在越来越觉得,学会排解忧伤、孤独真的是一个很酷的能力,可以说,这是我在大学期间上的最优秀的一门课。
等伤疤上开出绚烂花朵的时候,我们也就成为了更好的大人。
自从写作以来,总是会收到很多大学生读者关于孤单的私信,这次,我特地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来,希望能给还处在孤单的你们一些启发。
试着去交朋友,但是并不强求和任何人做朋友;
试着去融入集体,但是并不抗拒一个人独处的曼妙时光。
这就是我要说的。
我看到知乎上有位答主总结的很好,他说:孤单是连续的,不孤单是间断的。不要去寻找旷日持久的不孤单。
以上,共勉。
网友评论
( 听说尤克里里和吉他最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