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婚姻育儿
孩子焦虑很多时候是父母焦虑

孩子焦虑很多时候是父母焦虑

作者: 方明晟 | 来源:发表于2018-06-05 09:25 被阅读0次

    最近临近高考,很多父母来咨询孩子压力大,然后一见面就开始给我滔滔不绝的讲诉孩子的情况,做为心理咨询师的职业操守,我们会认真的去倾听所有来访者的倾诉,当然认真听一个人倾诉也是很有压力的一件事。

    后来我发现孩子的问题并不是特别严重,反而父母的焦虑程度早就爆表,我通常会给家长们倒杯茶,让他们继续陈述,他们告诉我,主要是孩子的问题比较严重,我笑了笑,没有打断让他们继续,当听他们讲述完之后,他们会再强调性的问一句,您了解清楚了吗?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其实这强调更加突出了父母的焦虑感,我通常回答挺好的,有空我见见孩子,我相信问题会得到解决的,这时候才看到父母的眉头舒展了一些,也正是这个时候,这场咨询得到了有效的治疗,父母的焦虑感降低了一些。

    其实孩子的压力,一部分来源于成长的必然经历,另外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父母的焦虑,例如一些我们经常听到孩子的一些话语:“为了父母,我必须考上一流的大学”,“如果不是为了父母,我早不读书了。”,“妈妈快把我逼疯了,她整天唠叨,什么谁家的孩子考上重点大学,什么你怎么成绩总不见起色。”当然父母也总有一套说辞:“我真的是为了你好”,“你给你自己学习,不是给我学”,“你考不好,我不会怪你的”但真的考不好的时候,父母一看孩子就马上拉下脸,整天不理孩子。

    那我们不禁去思考,为什么父母们给孩子制造了这么大的压力?徐浩渊博士说,最简单的解释是,父母将自己的焦虑转嫁给了孩子。父母,尤其是妈妈,他们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

    “家长希望孩子好,但常不知道该怎么做,”徐浩渊博士说,“最常见的是,他们不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而是从自己的心理需求出发,为孩子设计人生。结果,他们出于爱心教育孩子,最后却发展出束缚孩子成长的非爱行为。”

    “请举一个例子,好吗?”我问道。

    听到这个最简单不过的问话,50多岁的徐博士突然哽咽起来,她忍着泪花讲了一个“每次必然让她流泪的真实故事”:

    小学生小刚突然跳楼自杀。他留下遗书对爸爸妈妈说,他觉得无论怎么努力都达不到他们的期望,累极了。爸爸妈妈常说,他们对他很失望,他不想让爸爸妈妈再失望,所以想到了死。自杀前,他砸碎了自己的储钱罐,把攒了几年的零花钱留给了爸爸妈妈。他说,他走了,爸爸妈妈不需要那么辛苦了,如果他留下的钱不够,爸爸妈妈可以加些钱,“坐坐火车,坐坐轮船,你们去玩一玩吧······不要再那么辛苦了。”

    回忆到这里,徐博士的泪水忍不住流下来。她说小刚那么爱父母,他对父母“坐坐火车,坐坐轮船,你们去玩一玩吧······不要再那么辛苦了”的期望,其实是他自己最大的向往。他认为这是最好的事情,自己实现不了,但希望自己最爱的父母去实现。小刚的心理机制是投射,他最希望做一件事情,但自己得不到,就希望最爱的父母得到。他是将自己的愿望投射到了父母的身上。其实,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多情况下也是投射,他们有种种心理需求,但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而是期望孩子能去实现。孩子是最爱的人,孩子实现了,就像是自己也实现了。

    “这种心理是‘孩子不急父母急’的根本原因,”徐博士说,“父母们自己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却把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转嫁给了孩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焦虑很多时候是父母焦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xp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