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净宗师父——善导大师楷定古今

净宗师父——善导大师楷定古今

作者: 7aef62788ab1 | 来源:发表于2018-12-10 16:28 被阅读21次

再比如说《观经》,在善导大师的时代,就有慧远大师的解释,智者大师的解释,还有别的法门对《观经》的解释。

可是这些解释呢,都不能完整地显现阿弥陀

佛的慈悲,不能凸显阿弥陀佛的本愿,所以善导大师才写下了楷定古今的《观经疏》。就是说,他宗他派对于《观经》教理的解释有所偏颇、不够纯正,善导大师就要楷定——“楷”就是规范标准,“定”就是决定是非。

在善导大师之前的,还有善导大师同时代的,对净土教理的根本解释,有错误的,有不圆满的,有偏颇的地方,都把它纠正过来。

譬如说那个时候,有人解释《观经》九品往生多是菩萨、圣者,结果我们凡夫都没有往生的份。善导大师就把它纠正过来说:“净土法门,九品皆凡。佛为凡说,不干圣也。”有了这样的楷定,

我们才安心,“噢,原来净土法门是为了凡夫,那我才有份啊。”如果按照别人的解释,四地到十地的菩萨算上上品,初地到四地的菩萨算上中品,地前菩萨算上下品,什么位置什么品,那都不是我们凡夫修得来的,这样,这个法门对我们就是没有用的。

又譬如说:当时有人认为,凡夫如果能够往生,顶多只生到化土。善导大师楷定说:“我们往生的极乐净土是报土。”——这样的殊胜!这是弥陀化身的善导大师所楷定出来的。

又譬如说:《观经》下品下生的往生,这个人造作五逆十恶的重罪,一生没有修持佛法,临终只念了十声佛号,他能往生极乐,就有人解释说这是“别时意”,“这是今生不可能的,你造罪太重,修持太少,又没有功夫境界,只是念几句佛,怎么能往生呢?”可是经中明明说这样能往生,他怎么解释呢?他说这叫“别时意”,“佛说法别时意”。

“别时意”是说:“你今生不能往生的,但是你来生、再来生的某一个时段,你又遇到佛法了,再增长你的善根,然后根据经文,你听闻过阿弥陀佛,你念了这尊佛,善根增长,累积到某种程度,你才了脱生死,才到净土去。”

这样的教理,这样的解释,让我们心中觉得失去了希望。那么善导大师就楷定它、就纠

正过来说:《观经》下下品的往生,不是别时意,这一句名号里面愿行具足。别时意是怎样解释的呢?是说“你虽有生起往生的愿望,但是你没有修行,你的修行就念阿弥陀佛这几个字,根本谈不上任何的戒定慧,又没有断烦恼,你怎能了脱生死到净土呢?”

他的解释听起来很有道理,他是站在各宗各派戒定慧的立场来解释的。善导大师就解释说:这个《观经》下下品的人,虽然只是念了几句佛,可是他的往生不是靠他自己,而是靠这句名号。

这句名号本身,信愿行具足。善导大师对六字名号解释说:“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他现在念的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名号里面,“南无”这两个字就是归命阿弥陀佛(信),也是发愿回向(愿),所以叫南无阿弥陀佛。

至于修行呢?看到自己,是没有修行的,但是善导大师做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可以讲是

不可思议的解释,让我们彻底安心。这个是一般人解释不出来的,只有弥陀化身的善导大师,他才解释得出来。

他说什么呢?他说:“这个人一生造了五逆十恶,现在快死了,地狱相现前了,他虽然念佛,他对自己是没有信心的,可是,南无者即

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阿弥陀佛即是其行。”他虽然没有修行,可是阿弥陀佛有修行,阿弥陀佛就是他的修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不是别的,因为这样的原因,他称念这句名号,当生当念就决定往生。

譬如过海,对一个老太婆而言,双眼失明,身体衰老,又不会游泳,这样的人是过不了海的。可是如果她归命船长,坐上船的话,她虽然不会游水,可是船的行就是她的行,对不对?她虽然不动一步,可是,船每小时行驶八十海里,那就代表她每小时行进八十海里,是不是这样?

我们虽然没有修行,可是阿弥陀佛有修行。我们归命阿弥陀佛了,阿弥陀佛五劫思惟的誓愿、兆载永劫的修行、无量的德行(所谓的“万德洪名”)——  一切的修行功德,就被归命阿弥陀佛的众生拥有。因为这样的原因,就必然往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净宗师父——善导大师楷定古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scd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