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另眼读佛史~朱门高僧传记第肆篇

另眼读佛史~朱门高僧传记第肆篇

作者: 真一重九 | 来源:发表于2017-10-09 16:27 被阅读0次

                    净  土  开  宗  之  祖

    善导大师(613——681),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二代祖师。俗姓朱,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人。生于隋大业九年,少年出家,看见西方道绰禅师净土九品道,无比庄严,喜曰,此真入佛之津要。后来并创立了净土宗,成为净土宗开宗祖师,尊晋代慧远大师为初祖。唐代著名高僧,号终南大师,为昙鸾、道绰派集大成者。师心欣慕西方极乐之殊胜,解脱之直接方便,常诵习十六观行冥心思维,如法作观,未经数年,已成深妙,每于定中,备观楼阁、金池、宝座等,宛在眼前,涕零交流,五体投地。师修余行业,迂避难成,为此净土法门了解生死,于唐贞观年大师到并州拜访净土思想者的道绰大师,请授受念佛了解的殊胜之法。师到长安以后,广度四众,且写了十万余卷《阿弥陀经》与四众结缘,画净土变相图满三百墙壁,一心誓弘净土,专修念佛一门。

    师十岁时依密州明胜法师披剃出家,最初广习《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等大乘经典。到了十八岁时,因见到了“西方净土变相图”以后,立志往生西方极乐之大愿,专营念佛法门。师于二十岁时,得遇《观无量寿经》,研读熟诵,深悟奥义,悲喜交叹:“修余行业,迂避难成;唯此观门,定超生死。”师遂于二十三岁,入终南山悟真寺,入定修观,不出数年,得证悟净土三昧,现极乐世界与眼前。可谓是古今高僧,无有数人。

    师二十九岁时,到山西并州玄中寺,亲近净土先行者道绰大师,授业净土教法,成为道绰大师最杰出的弟子。三十三岁师重返终南山悟真寺,开始创立净土宗,为中国净土法门楷范古今。师一生生活修行,悟道弘法,深证净土三昧近三十年,开宗立教,住持道场等皆在悟真寺。于此期间师又完成了《观经疏》、《观念法门》等五部九卷著作。

    师于五十六岁,移居长安实际寺。六十岁受唐高宗召请,礼为检校僧,督造洛阳龙门卢舍那大佛及奉先寺,直到师六十三岁完成建造工程。唐永隆二年(681)三月十四,师安详示寂,灵入净土。其身体柔软,容色红润如常,此时空中异香妙乐,久久不散。四众闻者悲仰,倾城哀恸哭送,景况之盛,闾里空巷。他的弟子怀恽等,葬师灵骨舍利于终南山麓神禾原,建造十三层崇灵塔,并在塔旁建香积寺,作为纪念善导大师之道场。唐高宗皇帝及武后常往终南山敬礼拜谒,大兴供养。

    大师的思想,认为往生净土,凭借的是阿弥陀佛的愿力,信心是正因,持名是正行,为此净土宗可视为顿教。大师推崇四十八大愿力的同时,并没有排斥净土宗的其他修法和其他宗派的修法,同时也强调了内因的修炼是自力和内因外缘具足的重要性,大师提出九品往生皆是凡夫,凡夫可入报土,并依据众生生前的善恶和修行而决定其往生品位的高下。大师以此思想偏重他力,不废自己,则以自修善恶的业因,决定往生的品位。

    禅师所留的五部九卷:《观经四贴疏》、《观念法门》、《法事赞》、《往生礼赞》、《般舟赞》,则阐明了他一生的修行和思想。同时,也证明了大师行持的一生,以净土而无他法门。其中,《观经四帖疏》四卷,为净土宗开宗立教之根本论典,建立“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名号为往生净业,顺彼佛愿故”之理论,所以古今大德皆尊为“楷定疏”或“证定疏”,奉为往生净土的金科玉律,崇敬如经。《法事赞》二卷、《往生礼赞》一卷、《般舟赞》一卷、《观念法门》一卷等四部,分别说明围绕阿弥陀佛之称扬圣号、观察、礼拜、赞叹四种助业修行方法,以导归一心专念,往生极乐净土之正定也。

    大师对净业修持,特重专精,认为能否做到专精,是决定能否往生净土的关键。大师有一段话阐述地非常明了:“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何以故?乃由杂缘乱功夫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想续故,忆想间断故,无有惭愧心故。”大师因著疏写论教导,皆因净土法门殊胜故,而所为也。

    有人说大师之思想为纯正净土思想,其实是大师把其他大师的净土思想,经过自己的实践行证,所总结与集成的一种表现,完整了净土思想和统和了修行之理念。大师继承了慧远大师重语解及教禅戒净兼修的慈悯之法,启示了少康大师专称名号与禅净兼修的净土之法。从而形成了正统一行的净土思想。大师的净土思想丰富,最核心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师的思想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生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简短文字,是大师告诉众生认清是宿业所束缚的凡夫,靠自力难以解脱往生净土,只要对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不生怀疑,不起顾虑,乘佛愿力,一定往生西方净土的核心思想。这种思想在以下其他几个观点中,更是明确与真实。

    其次,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句话是大师对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解释,阐述了为什么我们凡夫念佛会往生的原因。说明了阿弥陀佛的愿力,是专摄取众生念佛能往生的。阿弥陀佛的愿力就在其名号里。

    再次,欲使今时善恶凡夫,同沾九品,生信无疑,乘佛愿力,悉得生也。如《观经》九品云:品中,所告众生者,皆是若佛在世、若佛灭后,五浊凡夫,遇善知识,劝令生信,持戒、念佛、诵经、礼赞,决定往生,以佛愿力,尽得往生。大师更认为,这两句经文是阿弥陀佛度众生,九品往生乘佛愿力的根本,同时可以看出,大师对称名号的,以及其他净土修法的认可。

    又如,愿弟子等,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心不错乱,心不失念,身心无诸苦痛,身心快乐,如入禅定,圣众现前,承佛本愿,上品往生阿弥陀佛国。这是大师鼓励行者发愿文中的一段话,文中可以看出大师很重视往生的内因和外缘的具足,并且大师更认可上品往生的,这并不是真宗所说的超越三辈九品。大师的思想是客观地、实际地和真理性地,在现实中以实修功夫论证阿弥陀佛的愿力。

    再如,深心即是真实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世,不出火宅;今信知阿弥陀佛本宏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这段话是大师念佛精诚,戒若冰清,律己峻严,待人慈恕,道行高深,超凡入圣的写照,以及大师的终生矢志的写真。大师念佛会口出光明,神通智慧更不可测度,一生教化净土法门极其广大,有不可思议,不可限量之功德。因大师从少时值遇净土直至寂灭,一生矢志不移,度化终生。

    据相关资料记载:大师入长安三年,化得满城归信,士女皈依者无数,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屠夫失业,满城断肉;弟子中,有诵《阿弥陀经》十万至五十万遍者,有日课佛名自一万至十万者,其间得念佛三昧者成就往生净土者不可记述;书写《阿弥陀经》十万卷。近代在吐鲁番发掘到大师真笔《阿弥陀经》,其流布教化之广,令人惊叹;画“西方净土变相”三百壁。据信敦煌千佛洞《观经》曼荼罗即是大师亲自作画。举世共仰文明至今的洛阳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即为大师亲自所督造。

    相传大师之故事更是脍炙人口,令人赞叹永传。有一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成语,就与大师有很大关系。大师在长安弘法布教,劝人深信因果、改恶向善,念佛求往生净土,随着大师的教化年深日久,渐渐全城百姓断肉食素念佛,家家户户都是念佛之声,俨然一个佛国世界。在这样一个唐朝都城,大师却能做到全城断肉食素念佛,真是令人匪夷所思,然而正所谓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事,大师的感化之力被后世认为他是阿弥陀佛化身,再来娑婆世界教化终生。

    那时候,长安城里有个姓京的屠夫,眼见自己摊上的肉一天比一天难卖出去,心感莫名其妙,就跟人他听,才知道城里人受大师的教化,纷纷吃素念佛所致,于是他生起了愤恨之心。一日,屠夫提起屠刀,气势汹汹闹到寺院,扬言要把大师杀掉,说是大师断了他的财路。他在寺院四处打听,知道了大师的住处,于是握紧屠刀,赶往大师的住处。

    当屠夫走到大师面前,猛一抬眼,见大师慈悲庄严,摄人心魄的德相,如同一道光明,瞬间照显了屠夫内心的罪恶,屠夫心头猛然一惊,震得凶涙忿恨之心,竟一时间如冰与日,化去无形,此刻屠夫反觉惭愧莫名,手中屠刀也不觉掉落地上,扑通跪下,顶礼合掌忏悔。此时,大师知道度缘成熟,遂与屠夫开示善恶、因果、轮回等事,并劝其念佛往生西方净土,大师同时以神通力,遥指天空,空中立现极乐净土庄严景象。因屠夫得以大师之开示,想起自己在娑婆世界,众苦煎熬,造罪无边,种种困苦,有无止境的烦恼,心中不由升起深切厌离之心,当即发愿往生净土。于是屠夫爬上寺院旁一棵柳树,合掌高声念佛,堕地往生净土。围观众人皆见阿弥陀佛亲来接引,屠神识从顶门而出随阿弥陀佛西去。

    大师造疏感梦则是另一则故事。当时《观无量寿经》是佛教最受欢迎的经典之一,遍受佛教界重视、演讲、研习和读诵。大师为纠正教界对此经的误解,决心撰写《观经疏》。撰写前,大师在佛前至诚发誓,申明表白:“某今欲出此观经要义,楷定古今。”大师又说:“若称三世诸佛、释迦摩尼佛、阿弥陀佛等大慈悲愿意,愿于梦中得见如上之所一切境界诸相。”果真大师发愿之后当夜即见到种种西方庄严圣境,佛光明亮,诸佛相威德现前,此后每夜既有一圣僧如梦,指导教授大师作《观经》的科判玄义。

    大师又是丹青杰人,亲自画“西方净土变相”三百壁,奉旨督造洛阳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像等。

    另眼读佛史~朱门高僧传记第肆篇 另眼读佛史~朱门高僧传记第肆篇 另眼读佛史~朱门高僧传记第肆篇 另眼读佛史~朱门高僧传记第肆篇 另眼读佛史~朱门高僧传记第肆篇 另眼读佛史~朱门高僧传记第肆篇 另眼读佛史~朱门高僧传记第肆篇 另眼读佛史~朱门高僧传记第肆篇 另眼读佛史~朱门高僧传记第肆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另眼读佛史~朱门高僧传记第肆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ajp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