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式《出路》,高考到底是不是唯一的路?高考已经过去快半个月了。成绩也陆陆续续出来了,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个亲戚家的女儿考了600多分,完全可以读个985.211大学。她的父母亲也非常高兴,一直的辛苦终于看到了回报。
在他们看来,这是迈出的成功的一步,小姑娘以后的路也分外亮堂。小姑娘3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把厚厚的那本志愿填报参考书翻融了,末了合上书,笃定的告诉大家,她要考临床医学专业。
还有一个亲戚家的孩子,本来成绩就不怎么好,家长也一直担心这次考试。果然,还是给考砸了。离他们的目标相去甚远。
按照他们家的条件,最后摆在他眼前的,似乎只有打工的路了。
2
郑琼导演耗时6年拍摄了纪录片《出路》,跟踪拍摄了3个不同环境的孩子的成长记录,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寻找着出路。
马百娟,一个农村山沟的女孩。徐佳,一个小城镇的复习了3次的高考学生。袁晗寒,一个向往自由的城市女孩。3个人,最后3种不同的命运,令人唏嘘不已。
马百娟,一个农村山沟的女孩
来自西部甘肃的马百娟,12岁,就读于野雀沟小学二年级,学校里只有2个老师,5个学生。她很喜欢上学,每天要走很远的山路去学校。
马百娟坐在黄土地上读作文对于未来,她很期待。她坐在一个黄土堆上,用她不标准的普通话读着作文。她的梦想是能到北京读书,希望以后每月的工资是1000元,用来买面,因为家里的面不够吃。
后来,她因为学习跟不上退学了。15岁个子小小的她来到城里打工,因为学历和年龄的问题,没有地方收她。她非常失望。
后来,她要嫁人了,嫁给她在砖厂上班的表哥。在他父亲看来,女孩没必要读那么多书。女人在嫁人以后是要靠丈夫的。
徐佳,一个高考复读生
他19岁,来自湖北咸宁高中,是一个高考复读生。2009年,是他第三次参加高考。
复读的压力很大,但是没有读过书的妈妈还是希望他赌最后一年,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考上了好大学才有好的工作,才能改善将来的生活。
运气不错,他考上了一个二本。快毕业了,他也开始到处投简历找工作,最后签了一家公司。在签完合同后,他坦言心里空落落的,感觉像把自己卖掉一样。
工作两年后,为减轻家里负担,他和女友结了婚,他说先成家后立业。后来他们也买了车。
袁晗寒,一个向往自由的城市女孩
这个女孩来自北京,17岁退学回家,除了看书看碟就是睡觉。她说她每天几乎用了一半的时间来看电影。
为了对抗无聊,在家里的支持下,她开了个酒吧,倒闭了。她后来到了德国留学,有时间就去公园溜兔子,她说她情绪不稳定,经常不知道为什么就情绪低落。
对于未来,她没有计划。2015年她在北京注册了艺术投资公司。
3
生活,就像一道照妖镜,照出来世态百像,分分钟给你打回原型。在我国,读书对于家境不好的孩子来说,似乎是最捷径的一条路。
有人采访导演郑琼。
她说,这三个孩子身上都有她的影子。她只是记录现实,批判的是这个社会环境。
当她了解到袁晗寒轻而易举就将读名校的机会放弃的时候,她惊诧不已。对于别的孩子来说,这是多么宝贵的机会啊!
导演给那个来自小城镇青年徐佳看过她拍摄的记录。徐佳说,他接受这种不公平。在他看来,他可以努力奋斗,让自己的下一代过的好一些。
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不公平。不读书,可能有很多其他的路,比如打工、创业。但在现实环境中,对于家境不好要改变命运的人来说,读书是唯一的好出路。
读书,可能不会有很好的工作。但是不读书,就连好工作的机会都没有。创业,是属于家境好或者无后顾之忧的人才能碰的,因为输得起。
这个世界,正在惩罚不努力的人!
琼说,袁枚有首诗叫《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真正的出路,不在于要离开哪里,而是在于我们的内心是否对于自身所处的这个文化有觉察和反省,并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每个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在一个只论输赢的社会里,其实每个人都是受害者,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信仰,找到你是谁,就不会被这个世界左右。把你相信的东西活出来,才是每个人真正的出路。
愿每一个孩子都被这世界温柔以待!愿你能有一个美好前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