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对柴静有深刻的印象是她自费拍的《穹顶之下》,很庆幸自己曾经看到这部仅六天生命的片子,片中柴静作为一个母亲的身份自费百万探究雾霾之源,她冒了生命的危险在黑暗中只为探求一个真相,这份勇气和担当在当今社会实属不易。可惜后来片子和柴静一起消失在大众的视野里,只剩下众人唏嘘感慨!
那时知道了柴静这个人,知道她是山西临汾人,莫名就有了亲近感。我生在山西,与临汾又有过四年之源,新闻传播学专业,虽然没有从事新闻工作,但专业的熏陶让我总觉得我们的血液里流着同样的东西。那时去临汾从太原坐火车一路南下,沿途看到的窑洞、采石场、拉货的大卡车、尘土飞扬的坑洼之路,还有冒着黑烟的焦化厂以及临汾呛人的空气、下雨过后伞面上的黑点……这儿实在不是个美丽的地方。那是临汾被调侃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因为最先进的卫星定位都发现不了这儿,雾霾太厉害。再加上地处地震带,总是让人莫名地担忧。没有青山绿水的诗意,便只剩下了现实的冷峻,我总觉得,柴静的忧患意识就是这片土地融进她血液里的!
看完《看见》,对柴静有了更深的了解。她的文字如她本人,外表安静冷静内心又充满炽热的情感。十年黄金岁月于一个人是多么美好的词语,柴静的十年要更精彩,因为她的生活与国家大事是融在一起的。非典、家暴、环境、征地、汶川地震、虐猫等大大小小的话题正印证了国人的成长,她都一一深度参与,当年自己还不懂事,很多大事件只剩下模糊的影子,如今随着柴静的淡淡的叙述又一次深度经历,似乎明白了点什么。无知者无畏,所以很多事情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是清醒者还如此无畏,那就是勇士了。
柴静太坚守她的信仰了,所以她诚实地记下自己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她质疑自己的冷静,质疑自己的感性,质疑自己的价值体系,在叙述中无极限接近事实的真相,力图给观众更真实的影像,让人们摆脱无意识的蒙昧,清醒地真正地活着。
这样的女子自然是让人生畏的,世界太丑陋,多少人一生掩盖,就是为了难得糊涂的愉悦。偏偏有这么一个人,用她柔弱又坚韧的力量,一点一点把伤口撕开,让所有的人看清楚,又记在心里。这样的事情注定是让自己痛苦,也会让别人痛苦的。可是,人只有敢于直面伤口才能想办法去治愈,否则只能在见不得光的地方慢慢腐烂,变质,然后死去。
见得越多,看得越深刻,痛更得清醒——《看见》之我思《看见》整书都以“我”为视角来讲述故事,这实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作为一名央视名主持,她完全可以讨巧把叙事角度改成第三人称,这样客观冷静,很多观点借了他人的口表述出来,可以规避很多风险。可柴静偏偏不,她执着讲自己的感受化,掌握着话语权,迫切地真诚地想把自己的所知所觉分享给大众,可惜中国人是抡惯了道德大棒的,这样离经叛道的行为怎么允许呢?你不按约定俗成的方式表达自己那就是标新立异,是为了赚取眼球,于是一个举起了大棒,众人都跟着举起,不解恨还要踩几脚,深挖柴静的情史,成长史,家人,恨不能以此彰显自己的明智。于是柴静离开了……
她说:“想要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她说:“希望我能继续做陈虹曾做的事——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缩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她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她说:“水无所起止,只知流淌,但总得流淌。山高月小,它要滴落,乱石穿空,它要拍岸,遇上高山峡谷,自成江河湖海。”
她说:“老范现在是看见栏目的主编,与我一起工作,老郝当了妈妈,我们仨没有失散。”读到此处,我的眼泪差点下来,她们在那个舞台上遇见,融在一起,一起面对,一起成长,后来分崩离析,再后来又遇见,如今怕是散了吧!柴静告别了她挚爱的舞台和事业,大约是失望了吧,她那么清醒,那么痛苦的清醒,想唤起点什么,却被众人给踩着。现实容不下她的一腔热血,那就离开吧,她有了自己的软肋,也有了想保护的人,不会再那么横冲直撞。
可我总觉得这不是真实的柴静,她的骨子里是热爱这个世界的,只是热爱的方式变了。我相信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她依然以自己的方式热忱地执着的追求着……
谢谢你,我相信《看见》会让我们看见更多!我相信一点一滴的变化会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我相信,你已经成为一种符号,或者灯塔,铅华落尽,人们会认清迷雾中的你,向阳而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