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读《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长生久视

再读《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长生久视

作者: 方海敏 | 来源:发表于2023-07-09 06:07 被阅读0次

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之其极;莫之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释义:
治理百姓及养护身心,没有比种田一样,应时按节,并注重节俭、爱惜物力财力更为重要的了。顺天道、应时节俭、爱惜各种资源,正是早早做好准备;早做准备,有长打算,就叫做注重积德。注重积德则无往而不胜,无往而不胜就无法估计他的力量;无法估计他的力量他便可以担当好治理国家的重任。有了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则,国家就可以长治久安。这就叫做根深蒂固,符合长生久视之道。

导读:
爱惜是生命,乃至国家长久保持的根本。只有积累雄厚的德,才能够统治百姓,治理天下。有了德,也就接近了道,一个国家有这样的统治者,才能长久维持,根深蒂固。

感悟:
本章重点讲的是“治人事天”的原则,并提出了实现这一原则的具体方法是“啬”,即收敛、退藏,保持虚境。老子认为,只要能够做到啬,就能抓住治人事天的根本。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无为”、“不争”和“无欲无求”。为了帮助人们克制私欲,老子提出了啬的观念,啬原本是爱的意思,既可引申为爱惜、保养,也可引申为节俭。并告诫管理者要节省民财、爱惜民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无为而治。

对于管理者来说,节俭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群众来说,管理者要以人为本,爱护关心自己的员工,与员工建立平等关系,处处换位思考,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增强工作中的获得感、幸福感。而对于个人来说,节俭同样意义重大。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如果做到以节俭为美,那么他必定能和大道大德同步,必然会成为一个寡欲恬淡之人。

相关文章

  • 第五十九章 重积德者,长生久视

    道德经 老子 李若水译评 4个笔记 第五十九章 重积德者,长生久视 >> 治人事天[1],莫若啬[2]。 夫唯啬,...

  • 跟《道德经》学生活(59)

    第五十九章 重积德者,长生久视 原文: 治人事天[1],莫若啬[2]。 夫唯啬,是谓早服[3]; 早服谓之重积德[...

  • 道德经

    第五十九章 重积德者,长生久视 治人事天[1],莫若啬[2]。 夫唯啬,是谓早服[3]; 早服谓之重积德[4]; ...

  • 苏轼三养与杜绝餐饮浪费

    走马观花道德经(59) 59.道德经第五十九景点——勤俭之门 第五十九章 勤俭积德国运兴 治人, 事天, 莫若啬。...

  •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 至道学宫 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解读。 治人事天,莫若嗇。 ...

  • 道德经(59)重积德者,长生久视

    第五十九章 重积德者,长生久视 治人事天,莫若啬。 夫唯啬,是谓早服; 早服谓之重积德; 重积德则无不克; 无不克...

  • 初识《老子》第59章

    第五十九章六十四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惟啬,是以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

  •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长生久视

    【原文】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长生久视

    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

  • 百善孝为先

    【日精进第85天】 一、【学~勤学】 ①日常课诵 诵读《道德经》第五十九章和注解一遍,《京瓷哲学》第五十九条,《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长生久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sic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