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之其极;莫之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释义:
治理百姓及养护身心,没有比种田一样,应时按节,并注重节俭、爱惜物力财力更为重要的了。顺天道、应时节俭、爱惜各种资源,正是早早做好准备;早做准备,有长打算,就叫做注重积德。注重积德则无往而不胜,无往而不胜就无法估计他的力量;无法估计他的力量他便可以担当好治理国家的重任。有了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则,国家就可以长治久安。这就叫做根深蒂固,符合长生久视之道。
导读:
爱惜是生命,乃至国家长久保持的根本。只有积累雄厚的德,才能够统治百姓,治理天下。有了德,也就接近了道,一个国家有这样的统治者,才能长久维持,根深蒂固。
感悟:
本章重点讲的是“治人事天”的原则,并提出了实现这一原则的具体方法是“啬”,即收敛、退藏,保持虚境。老子认为,只要能够做到啬,就能抓住治人事天的根本。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无为”、“不争”和“无欲无求”。为了帮助人们克制私欲,老子提出了啬的观念,啬原本是爱的意思,既可引申为爱惜、保养,也可引申为节俭。并告诫管理者要节省民财、爱惜民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无为而治。
对于管理者来说,节俭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群众来说,管理者要以人为本,爱护关心自己的员工,与员工建立平等关系,处处换位思考,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增强工作中的获得感、幸福感。而对于个人来说,节俭同样意义重大。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如果做到以节俭为美,那么他必定能和大道大德同步,必然会成为一个寡欲恬淡之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