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86178/a84afeaf1a0b182f.jpg)
你来信要我说说读书时代的我,不许雕饰。你我二十年的差距,南北异俗,我说了你未必赞同。但应答是我的必须,吸收却是你的选择了。
七岁上学,上学晚就是一种幸福,幼年完整,童年基本不被破坏。下学,爹分任务让去放羊。羊听话,把绳绕它肚子一盘,它啃它的草,我写我的作业去。作业不吓人,数学没有,讲的都会,老师相信学生,压根不布置。语文是写小楷,两页,不超过六百字。写字的时候,我整个人趴在地上,肚子下是青草,背顶上是蓝天,抬头有蜻蜓和花儿,不远是场里的麦秸垛。书上的看图写话,不用老师教,都能写下来了。
那时不学英语,这洋语的登堂,是在初中。
初中课程多了,但气氛不压抑。上大学的诉求,几乎没有。语文古文新世界,数学字母图形开辟疆土,平面几何没深浅。下学回家直接参加劳动,父母在地里干什么,就加入干什么。晚上写一会作业,半小时左右,没有见过练习册,只是老师在黑板上抄写的几道题。周末完全玩,继续童年的游戏,一个比一个蹦得高。总是玩天也没有塌下来,父母没觉得必须要不停学习。读书是明理,是丰富心灵,不是成学习机器。
心好像大了些。总能看见大雁横过高天,菊花一统原野。亲见春来冰融,柳芽新上,杏花破寒。看见别人的母亲掩着儿女在日暮流泪,不敢问,但知道悲伤了。
还是考上高中了。
老师讲得很卖力,学生听课更专注。有油印的卷子,每周写几张。零星的资料,会几人趁一本。有晚自习了,青山脚下的学校,煤油灯下的面孔,纸本上的演算书写,老师的转看,是难忘的高中生涯。没有成人礼,没有考前动员,没有全县或全市排名,不知道什么是逆反和叛逆,没听说过有谁因为学习或和家长老师冲突离家出走或跳楼。
另加麦假和秋假,学生成了收获的预备队,准时加入。围着麦堆扬场,一圈好几把木锨同时出手,弧线交叉,阵型变幻,比杨丽萍的舞蹈好看。那是为看而看的表演,这是扎根泥土的即兴创作。岂能无艰辛,怎会没血汗?老头们腰弯得更低,壮年们有时也喊顶不住。
去八里山割草,草捆一人多高,如大树般粗细,一百多斤扛起,一口气翻山到家。没人表扬,没人去接,牛在等着吃,月亮已经挂在牛棚顶了。
不知怎么就上了大学。
这是我在家乡上学的梗概。你说现在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学前就强调阅读,当然适当也没什么不好,但为读而读,为什么不给孩子真实的生活,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去亲自生活呢?生活不只是学习,阅读不能代替直接的生活体验。没有生活的心灵,只会书本学习的孩子,成绩再好精神也不丰富饱满,而这恰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强健精神首先得充盈心灵,改造社会前提是熟悉生活。好多人把学习当成孩子唯一的生活了,这会亲手杀死孩子。
时代不一样了,素质教育好像越喊越远,喊了三十多年了。应试教育口头上人人喊打,实际上人人拼命执行。校长和老师们不自信到只能拼时间论分秒压迫学生学习,周末休息对学生就是家门口的天方夜谭。你好好抓好学校教育,让学生情况不低于家长期望值,把社会上的补习班的老师饿死,还用费力去征剿吗?凭良心办班的人不多,越是忽悠越是商业化的班,家长越是上当得多。
教育得回归,回归生活和心灵,培养人格和学识。几十年来,有全世界最多的大学生,却没有能使科技人文走在全世界的前列,该引起整个民族的思考了。不思考,该有的星点幸福在学生时代就被击碎,步入社会迎接的又是怎样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