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挑了一本一年里语文下册的阅读理解汇总,这本书里的内容较孩子平时在语文大本或月考卷等上面的题难。其中就体现在这些文章大部分字数在三百到五百字之间,如果孩子只顾啃着读,一字一句地读,很容易为了读通顺而读,从而读了后面忘了前面,等到做后面的习题时大脑又是一片茫茫然。而且因为年龄的关系,孩子们基本上没有多大兴趣读第二次或第三次的(我一直认为做阅读理解题型,至少读两次,有两种方法,先读文,看题,再读文找有用信息;另一种方法先看题,带着问题读文,读完做题,再读文验证解题过程。)但是,真正与女儿做阅读理解题型的过程中,她很少能坚持阅读两次,更别提三次阅读了!读第二次时常常就没有第一次用心了,不是跳读就是漏读,有时在文中找近反义词的题型都得找半天。当然,她读文时抓文中主要内容抓得好,基本上主观题很少有理解有误的,如果我帮助她读效果会更好一点,其中的缘由是因为她在阅读时断词不太准确,也没有重读或轻读,更不可能抑扬顿挫,所以高质量的读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做题的节奏和正确率。做语文阅读理解也好比英语阅读理解,如果连短语都不清楚,句与句之间关联性读不出来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女儿在阅读时,我会尽量坚持让她自己读,但是,我会拿一支铅笔在她读不通顺的地方将词,短语画出来,给到她方法,这样她读完后的整体理解力就会好不少。如果是一个新的句型结构,我会给她举例讲解清楚,如果遇到生僻词,我们就造句理解,给词找个家,这样坚持阅读,效果好像还不错。孩子能做到基本掌握整篇阅读已经很不错,但是如果遇到需要总结的方法,我们大人还是需要帮孩子将规律一起找出来,总结出方法。当然再好的方法都没有鼓励孩子多阅读,甚至整本书阅读打下的基础牢固,所以让阅读悦读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