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内心深处有一种感动,想分享给每个遇到的人。这种感动是因为读到无锡市锡山区语文教研员张原老师给先锋文学社同学们写的文章之后产生的。
张老师在他的叙事中回到了他的童年,那个认真写作的少年却走入误区,后来,在某个春天的黄土高原上,因为一场春雨,而写出被老师称赞的文字。读着这样的文字,我忽然感到,自己似乎变成了张老师的学生,坐在他的作文课教室里,听他娓娓道来。他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读这样的故事,让人如坐春风。踽踽独行的我,猛然被一声呼唤叫醒,看到熟悉的面容,内心涌起一种无以言表的快乐。我所遇到的人和事都是内心的信念所引领的吗?
纪念文学社成立,目的是什么?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自我回顾,对于文学来说,是一种个人化的追溯,对于成长来说,这是与自我的深入对话。如何做,更加有意义、更加有趣?这是我思考的事。我要寻找的是那些有缘人,文学的有缘人,生命中的有缘人,也是有趣的人,有故事的人,新教育有句话称之为相同尺码的人。我想邀请他们来讲述,来感受,来表达。
吴国珍教授问我,这信念的源泉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说,是爱。对于生命,对于生活,对于世界的爱,也是对于文学的爱。
我不知道,为什么像金晓东老师、汪宗来老师、杨文隽老师、苏迅老师,吴翼民老师,那些诗人、作家会欣然应邀,为文学社写稿,寄语年轻学子,现在想想,或许是因为这样的一种信念,对于文学和爱的信念,让他们被感召,也让我们相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