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天说地简书电影院电影
《无间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无间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作者: 舞肆飞扬 | 来源:发表于2018-01-28 09:51 被阅读27次

    在《无间道》第一部的开头,有这样一段佛经:

    八大地狱之最,称为无间地狱,为无间断遭受大苦之意,故有此名。

    意思就是在无间地狱里面,没有间断的时间,也没有代替的空间。在无间地狱里面的人,永远不会消失,永生就是无间地狱最大的痛苦。

    在香港黑势力纵横的年代,同是具有远见卓识的警司黄志诚和黑帮大佬韩琛互派卧底潜入对方手下,陈永仁和刘建明被选中并顺利进入任务核心,在之后的黑白较量中两人也不负所托成功的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

    《无间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值得关注的是在黄志诚被害后,黑帮卧底刘建明调转枪头与陈永仁一道合力除掉啦韩琛,最后陈永仁被黑帮的另一个卧底大B杀害,他想要恢复警察身份的愿望也最终落空,结尾处刘建明身着警服在黄和陈墓前为他们深深鞠躬。

    《无间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不知其他人看得时候对于这样的结尾是否满意,大概多数人还是叹息导演为何不让好人陈永仁活下来吧,至于刘建明则被忽视过去。

    佛家经常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大多意思是,不管你之前干啦多少坏事,只要你此刻愿意从良,你就是好人,而且比一直都是好人的人更受欢迎。

    电视剧里经常出现一些镜头,剧中的大反派在剧情结束的时候忽然幡然悔悟,善意萌生,于是主人公宽宏大量的原谅他,最后所有人一起幸福的活下去。

    这样真的可以么?

    试问,之前被你无情杀害的人该怎么想?大概他们是蒙蔽的吧。

    反之,那些一直都是好人的,在某个时候突然做啦一个坏事,那么毫无疑问,他立马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被人群和舆论所围攻,生不如死。

    在所有人都在批评他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人会想起他之前的好呢?

    答案是否定的。

    为什么都是一念之差,对比就这么伤害大呢。

    小说《天龙八部》中的吐蕃国师鸠摩智和少林方丈带头大哥。大家都知道前者几乎是一个大魔头,无恶不作。作为出家人,本应六根清净,一心向佛才对,可他却带着一批手下到处找人挑战,弄得江湖上不得安宁,大理段氏的天龙寺因他而再无宁日。可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在一个枯井中,鸠摩智武功尽失,而不再有争强好胜的念头,回去好好念他的经了。段誉就此原谅了他,大家也原谅了他,认为他改邪归正了。以前的事情一笔勾销,既往不咎。

    《无间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我们再看看带头大哥的故事。33 年前,带头大哥得到消息,辽人要进攻大宋。俗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是少林的高僧呢。于是带头大哥就带领一帮江湖豪杰,守在雁门关,等待着辽军的到来。可当时等来的只是普通的契丹百姓。我们知道,当时的情况,各种信息闭塞,中原的人很可能从来没有见过辽人。于是悲惨的一幕就发生了,这也造就了乔峰悲剧的一生。这是错事其一。其二,带头大哥犯了佛教中的戒律之一,与叶二娘有了私情,生下虚竹。我们姑且不看他做这些事情的原因,就算是他做的坏事。他一生做了两件坏事。可是他做的好事呢,小说中没有直接提到。可是单从少林方丈这一头衔来看,他应是好人中的好人。那他的结果是什么呢?少林方丈被杖责吐血而死。

    《无间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同样是好事,为什么坏人做了效果就不一样?同样是坏事,为什么好人做了结果又不一样?

    对于十恶不赦的人,有了向佛之心,便可成佛。鸠摩智算是要立地成佛了。可是佛教的清规戒律又说了,犯了戒是要受惩罚的,甚至要受非常严厉的惩罚。少林方丈这样的高僧看来是成不了佛了,可能还要下地狱也说不定。

    我们常有成语,“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再好的东西,只要有了一点点瑕疵,它便不再是完美的了,甚至还不如一样不好的东西。生活中的种种迹象都表明了我们的这种看似很奇怪的,很不公平的倾向。也许有人说,人性本恶吧,或是人就是自私的吧,或人都是追求完美的吧。

    实际上,当我们去掉这些主观的因素,将好与坏当作是同样的东西时,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实际上并不注意好还是坏,我们注意的是从好到坏,或是从坏到好。也就是说,我们注意的是好与坏之间的变化,而不是好与坏本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间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ssa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