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说:马中赤兔,人中吕布。
大概来到世间,做马一回。谁不渴望像赤兔一样,和主人同生共死,一起扬名疆场,同享战场的荣光呢?纵马革裹尸,也死得其所,生命里多了一份慷慨和悲壮。
但良马易得,伯乐难寻。
所以,更多的千里马只能辱没在奴隶人的手中,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生而辱,死而没,平凡如路边的野草,籍籍无名。
千里马活着的最大的悲剧是吃不饱。它食量大,所以对其他的人来说相同的待遇,对千里马就是不平等。人才也是一样,需要养之于厚遇,尊之于高位。否则,他一没有发挥才能的动力,二没有发挥人才的位置。谈何发挥才能呢?
但是马夫只有鞭子却没有专业知识,只有挑剔却没有眼光,只有而耳朵却没有理解力。当千里马为自己的不平而鸣时,换来的却是所谓的“伯乐”的一声喟叹,天下无马。韩愈也忍不住跳脚出来质问: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不知马咋的,我的马厩里的马千千万,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四条腿的马挤破头。你能咋的?请问,唐朝的韩愈你能还选择商朝的周文王呢?不能吧。
千古伯乐者,首先要有其位。然后,有德——能容人,有才——会用人。无位者懂马也不能成为伯乐。
因此,伯乐是稀缺资源里的珍奇优品,千里马不过是茫茫下尘里的佼佼者。两者的相逢就像彗星撞地球的频率。
所以,当我们欣赏姜子牙的智慧时,请感谢周文王的渭水请老。当我们感佩诸葛亮的忠心时,请记得刘备的三顾茅庐。正是这些伯乐的礼遇厚待才成就了这些人才佳话。他们互相成全,互为表里。
满纸怨怼言,一把辛酸泪,我为千里马而悲。请问伯乐的千古难局,有谁能破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