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客户送的一堆电影节票中随机挑了一部叫作《词语》的丹麦电影,在对电影情节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踏入影院,意外地发现这是一部1955年的宗教电影。
整部影片对于没有宗教信仰,没有读过《圣经》的人来说也许有些莫名和费解,但却十分合我这个慕道友的胃口。
影片的主题无外乎一个字——信。信是所有信仰的基础,也是所有信仰的核心,这是我在慕道之初所无法体会的。追寻信仰中的我们时常受到考验。在祷告没有被神应允,在遭遇到不好的经历时,你是否依然坚信神的真实存在?依然相信无论在你来说多么不可能实现的事,在神来说没有难的?
很多人求神拜佛,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实质上依然是以自我为中心,而将神的地位置于自己之下的,或者直白点说,在他们心里,自己才是宇宙的核心。纯正的基督徒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无论发生好事或是坏事,他们都认为是神的安排,并将生活中的美好归荣耀于神,将不幸视为神的试探、历练。我在慕道之初时,常觉得这种思想很愚昧,并一心想要寻求神真实存在的证据,甚至想要去耶路撒冷探索初代教会的旧址……然而在经历了有神论者——无神论者的转变后我才意识到,如果不曾相信神的真实存在,那么无论怎样的神迹显在我的面前,我也会以“障眼法”、“魔术”、“伪科学”来论断它。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究竟何为信仰。
影片中的女主角和她的女儿都是信心很大的人,就像相信太阳从东边升起一样毫不迟疑,这也使得死而复生的神迹经由象征着耶稣的二儿子之手再一次显明。从影片中的老人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名义上说相信,内心却时常怀疑。在经历现实的磨难的时,我时常问为什么。上帝不是爱我的吗?为什么要让我经历这些苦痛?上帝难道没有垂听我的祷告吗?为什么久久不肯应允我的祷告?在那些没有感觉到上帝的时刻,我时常祷告,祈求祂坚固我的信心。
如今我内心少了很多的挣扎,我不再为上帝迟迟没有实现我的愿望而哀愁,而是相信祂自有祂的安排,祂会在最合适的时间给我最完美的答案。
我认识了很多基督徒,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的是如流水般温和,这是没有信仰的人身上所没有的。观影途中仍然遇到了不和谐的声音,这些争执也常会让我陷入思考,他们一定还没有信仰吧?信仰,并不一定会让你过上“好日子”,很多时候,如《圣经》中所说的,信仰希望我们少看自己,成全他人,正如耶稣基督用自己的宝血来唤醒世人一样。最近恰好又看了本书,是从《圣经》的角度讲解亲密关系。书中说,真正美好的婚姻从来不是实现自我,而是牺牲自我成全对方,但前提是,双方都愿意舍己来成就对方。这也是现代婚姻关系为何越来越糟糕的原因,因为现代人更注重自我的实现,而不愿意遵从圣约,把两者的结合作为与神美好的约定,作为为社会做贡献的使命。人们总是追求“更好”的人,把承诺过成了交易……
2019年过半,我仍然还不是个基督徒。以后会是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此时此刻,我相信神的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