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白玉堂吧 吧主 天下有雪s
原文地址:http://tieba.baidu.com/p/3042977909
冲霄楼玉堂盗盟书有人说,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痛了自然就会放下。可是对真正的白迷来说,冲霄楼就是过不去的坎,越痛越是放不下。
喜欢玉堂并且看过原著的人,无不在第一百五回里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做痛彻心扉,什么叫做莫可奈何。比起生离死别,更让人痛苦的大概就是眼睁睁看着玉堂坠落铜网,而自己却无能为力的那种感觉。
而书里的描写尤为惨烈,每一个字都如沾满了鲜血般让人触目惊心。某雪曾在“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玉堂”这个帖子里谈到当初看到这一段时的感受,对于当时尚且年幼的我来说,或许真的只能用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来形容了。
他的离开是这样出人意料,这样让人措手不及,对白迷来说,《三侠五义》到冲霄楼这里就算结束了,哪怕后头的故事再精彩,都无法让白迷有再看下去的动力,我们对玉堂存在三五里的最后记忆,就是那个晚上,他第三次夜探冲霄楼,落入了铜网阵……
那一夜,山河失色,星月无光;
那一夜,大地苍茫,众神皆默。
那一夜,我仿佛听见了自己心碎的声音。
大多数人说起玉堂,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白玉堂死在了冲霄楼上,而且死得很惨,即便他们记不住故事的情节,不清楚玉堂的事迹。
有人对此表示惋惜,有人却表现得不屑一顾,这部分人的观点是白玉堂一意孤行,急功近利,不听人劝,冲动之下独闯冲霄,最终丧命,这一切完全是他咎由自取,是他一贯的性格缺陷导致了这个下场,不应该被同情,简直是活该。
其实说这种话的人才是性格有缺陷,作为书里的正派人物,以如此惨烈的方式收场,但凡有点恻隐之心的人都会小小的难过一下,哪怕对其有过不满此刻也都化为一声叹息,而这般不留口德甚至反过来讥讽指责的人,目测人品的区间值在(-∞,0)。
那么玉堂究竟为什么去的冲霄楼,事情的前因后果究竟是怎样的?我们能否再一次跟随玉堂的脚步,去拨开围绕其间的层层迷雾?
《三侠五义》之所以被称为经典的侠义公案小说,不仅是书里众多人物形象刻画得真实丰满,而且情节的铺设更是草灰蛇线,伏笔千里。
早在第二十二回:“耀武楼南侠封护卫”里,展昭献艺之后,就有这么一段旁白(原文):只因圣上金口说了“御猫”二字,南侠从此就得了这个绰号,人人称他为御猫。此号一传不知紧要,便惹起了多少英雄好汉,人人奇材,个个豪杰。若非这些异人出仕,如何平定襄阳的大事。后文慢表。
也就是说,从南侠成为“御猫”开始,后头所有的故事情节,所有的人物,都是在为将来平定襄阳做准备,包括五鼠闹东京,计困御猫,擒花蝶,访北侠,扳倒马朝贤,颜巡按治水等等一系列的事情,以及接连出场的正邪两派人物,譬如五鼠,丁氏双侠,北侠,黑妖狐,小诸葛,花蝴蝶,邓车,张华……最终都是在为铲除襄阳王做铺垫。
而玉堂真正和平襄阳这件事扯上关系的,差不多是在第八十四回:“观水灾白玉堂捉怪”里,起因是:洪泽湖水灾连年为患,包相保举颜查散,圣上即升颜查散为巡按,稽查水灾,兼理河工民情。颜查散又向包公要公孙策和白玉堂,同往帮办一切,圣上准其二人随往。
到了泗水城后,赤堤墩的百姓控告当地有水怪,玉堂便在窝棚里存身,半夜捉拿水怪,方知原来是人假扮的。玉堂于是提议让颜查散快写奏折禀报,并让包相派四哥过来。没几日,蒋四哥到了,沿水路而去,在“三皇庙”里抓住了一伙以邬泽为首的水寇。(第八十五回蒋泽长沿湖逢邬寇)
将一众水寇押回巡按衙门审讯后得知,(原文)原来是襄阳王因他会水,就派他在洪泽湖搅扰,所有拆埽毁坝,俱是有意为之,一来残害百姓,二来消耗国帑,复又假装水怪,用铁锥凿漏船只,为的是乡民不敢在此居住,行旅不敢从此经过,那时再派人来占住了洪泽湖,也算是一个咽喉要地。可笑襄阳王无人,既有此意,岂是邬泽一人带领几个水寇就能成功,可见将来不能成其大事。
襄阳王赵爵虽然身为仁宗的皇叔,但一直以来都对皇位存觊觎之心,四处结交土豪劣绅、武林人士,以备将来举事之用。邬泽被擒,就代表奸王形迹已露,天子马上召见包相计议,须要早为剿除。包相密奏,先不要打草惊蛇,不如派人暗暗访查,剪了他的羽翼,然后一鼓擒之。天子准奏,即加封颜查散为文渊阁大学士,特旨巡按襄阳,又加封公孙策为主事,白玉堂实授四品护卫之职,一同随往。
而另一边,襄阳王也是暗里防备,左有黑狼山金面神蓝骁督率旱路,右有飞叉太保钟雄督率水寨。最最重要的,北侠智化丁兆蕙三人到了襄阳即探听明白,(原文)赵爵立了盟书,恐有人盗取,关系非浅,因此盖了一座冲霄楼,将此书悬于梁间,下面设了八卦铜网阵,处处设了消息,时时有人看守。(第九十八回智化运筹弟兄奋勇)
到了此时,襄阳王已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就连襄阳的老百姓都知道有盟书、冲霄楼这些事,小侠艾虎也在城里的饭馆酒楼暗访得知:(原文)侧耳细听,渐渐的听在耳内。原来是讲究如何立盟书,如何盖冲霄楼,如何设铜网阵。……因知铜网阵的利害,不敢擅入,他却每日在襄阳王府左右暗暗窥觑,或在对过酒楼瞭望。(第100回探形踪王府遣刺客)
很明显,这两段是石老刻意从侧面渲染冲霄楼内的机关如何厉害,铜网阵又是如何凶险。好在不久,金面神蓝骁就为北侠所擒,等于斩了襄阳王一条臂膀,而奸王意欲通过暗杀新上任的襄阳太守金辉而使长沙太守邵邦杰和颜巡按负连带责任的阴谋也被小诸葛沈仲元摧毁了。
说回玉堂这边,此时他早已随颜巡按接印到任,受到襄阳王迫害的百姓们纷纷前来告状,颜大人和公孙先生每日料理公事,玉堂却是:(原文)悄地里访查,已将八卦铜网阵听在耳内。到了夜间人静之时,改扮行装,出了衙署,直奔襄阳府而来。(第102回:锦毛鼠初探冲霄楼黑妖狐重到铜网阵)
这是玉堂第一次探冲霄楼,从他眼里看去:(原文)早见那边有一高楼,直冲霄汉,心中暗道:“怪道起名冲霄楼,果然巍耸,且自下去看看。”过去后才发现,楼外有木城板做的围城,下有石基,上有垛口,垛口上面全有锋芒。围城共有八面,每面都有三个门,全是双扇紧闭,用手按了一按,纹丝不动。
见此情形,玉堂(原文)自己暗道:“我已去了四面,大约那四面也不过如此。他这八面每面三门,想是从这门上分出八卦来。各门俱都紧紧关闭,我今日来的不巧了,莫若暂且回去。改日再来打探,看是如何。”然后他躲开巡夜的更夫,回衙门去了。——也就是说,第一次探冲霄,玉堂根本没靠近这座楼。这里某雪又要啰嗦一句,说玉堂急功近利,冲动不计后果的人,你们是从哪里看出这点的?其实玉堂不仅十分谨慎,还惜命得很哪,发现情况不对就知难而退,哪里像你们所说的,脑子一热,就上了冲霄楼?
玉堂第二次探冲霄应该是在数天之后,而且石老先写黑妖狐智化也去探冲霄楼,他看到外头围城的情形却与玉堂看到的有很大差别:(原文)见每面三门,有洞开的,有关闭的,有中间开两边关的,有两边开中间闭的,又有两门连开单闭这头或那头的,又有单开这头或那头连闭两门的:八面开闭,全然不同,与白玉堂探访时全不相同。
接着,智化选择从正门进。(原文)及至来到门内,里面又是木板墙,斜正不一,大小不同。门更多了,曲折弯转,左右往来。本欲投东,却是向西;及要往南,反倒朝北。而且门户之内,真的假的,开的闭的,迥不相同。就是夹道之中,通的塞的,明的暗的,不一而足。——可见,这个围城里摆的阵法有多厉害,估计金庸的射雕里,黄药师困住老顽童的桃花阵就从这里借鉴而来。
这时,智化发现有人也在里面,正用石子探路,因为石子是玉堂惯用的暗器,所以他猜测对方是白玉堂,两人相认后,正商量如何出去,小诸葛沈仲元出现了。
沈仲元是正派一方在襄阳王处的卧底,三人彼此见过之后,(原文)沈仲元在前引路,二人随后跟来。又过了好些门户,方到冲霄楼。只见此楼也是八面朱窗玲珑,周围玉石栅栏,前面丹墀之上,一边一个石象驼定宝瓶,别无他物。
随后三人在台基之上坐下,沈仲元将楼里的情况大致介绍了一下,并提醒另两人:“以后众家兄弟千万不要到此。这楼中消息线索利害非常,奸王惟恐有人盗去盟书,所以严加防范。”
之后,还是沈仲元带他二人出去,等离开襄阳王府,“智化又向白玉堂谆嘱了一番,方才分手”。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玉堂希望早日破解冲霄楼的机关,好取得奸王谋反的罪证,但他并没有冲动到不顾一切,孤身犯险,非要闯冲霄楼拿到盟书好回去请功领赏。事实上,两次探冲霄的结果是,玉堂知道了这个建筑非常危险,没有想要再来的打算,所以某些评书夸大的言辞和某些人不按事实发表的言论,根本不应作为玉堂三探冲霄对或错的评判依据。
回去衙门的玉堂,因为自觉拿到盟书非常困难,以至于“心中郁郁不乐,茶饭无心”。某日与颜查散,公孙策闲聊,当谈到襄阳王时,公孙策认为应多加小心,玉堂便提出:“第一做官以印为主。”又吩咐雨墨好好护持印信,雨墨刚要去护印,就被玉堂唤住,并告诉他:“不要急,况且奸王的人说不定就在外偷听,你去护印,反倒等于给他们带路了,想当初,我也是用这投石问路之计智盗的三宝。”
谁知还真被玉堂这番话说中了,此时就有两个人正躲在外头偷听,一个是神手大圣邓车,另一个是坐地炮申虎,本来听见玉堂命雨墨护持印信,还十分高兴,不想玉堂又吩咐雨墨不必忙在一时,惟恐隔墙有耳。这两人深服玉堂精细,只得把雨墨认准后回去了。
但是第二天的晚上,他们又来了,而整个白天,玉堂也似乎预感到了要出事。——这里我不由得要说,邓车和申虎偷盗印信采取的手法和玉堂当初盗三宝前的准备工作如出一辙,都是先在房顶安设皮人,再去西厢(耳)房放火,为的是惑乱众心,匆忙之际,方好下手。所以不排除是玉堂大闹东京的事在江湖上传开了,被邓车等人借鉴模仿。
此时玉堂因为睡不着,在衙门里前后巡逻,忽听有人报失火了,又见房顶有人,等到用石子打过去才发现是个皮人(也是克隆玉堂的制作),再提醒雨墨护印要紧,雨墨才发现印匣不见了。
玉堂无暇细问,立时转身追了出去,见有两人在前方飞跑,当即掏出石子撂倒了后头一人,前头一人回身向他发射暗器,他假装受伤捂脸,趁那人奔近时用石子打伤了他,就这样背着印匣的申虎被擒,邓车则负伤跑掉了。
回到衙署的大堂上,当公孙先生听申虎说,邓车让他背着印匣,立时感觉此事不妥,于是提出要打开印匣看看。此时玉堂正为追回大印而得意,闻言很不高兴,可当印匣打开发现里面竟是一块废铁时,(原文)登时连急带气,不由的面目变色,暗暗叫着自己:“白玉堂呀,白玉堂!你枉自聪明,如今也被人家暗算了。可见公孙策比你高了一筹,你岂不愧死?”
事已至此,颜大人和公孙先生也只有在旁好言安慰,(原文)无奈白玉堂心中委实难安,到了此时,一语不发,惟有愧愤而已。——这里,玉堂既有对自己太过大意,轻易着了对方道的羞愧,也有被人愚弄,导致大印丢失的愤怒,不难想见,此时此刻,他心中一定是万分悔恨。
之后,公孙先生通过与申虎假意攀谈,已将之前襄阳王一伙商议如何盗印害颜大人,他和邓车来此盗印的经过,以及盗印后将印丢入逆水泉的事全掌握清楚了。可当他向颜大人汇报完后才发现玉堂借口回屋换衣再没有出现,及至再问雨墨,已然晚矣,(原文)公孙策摇头道:“不好了!白五弟走了。他这一去,除非有了印方肯回来;若是无印,只怕要生出别的事来。”
接下去他们只能坐卧不安地等啊等,可是等了五天还是毫无音讯。(第103回巡按府气走白玉堂)
我相信从这一刻起,所有白迷的心都跟被什么东西吊起一样,悬在半空,为着玉堂的安危而心神不宁。
不久,南侠同另四鼠也来了,得知事情的经过后,众人商量先去逆水泉把印捞上来,凭借四哥精湛的水下功夫,大印失而复得,但卢大哥却无意中听到玉堂遇害的消息,四哥为了求证亲自拜访八宝庄的雷氏父子(前书里蒋平救过雷震的命,他的儿子雷英是襄阳王府的站堂官),这也就是令人伤心欲绝的第105回:“三探冲霄玉堂遭害一封印信赵爵担惊”。
其实某雪早在“驳,太冲动”那文里就提过这段,玉堂离开衙署的当晚,并不是马上去了冲霄楼,而是先找了个小天齐庙存身,(原文)暗暗思索道:“白玉堂英名一世,归结却遭了别人的暗算,岂不可气可耻。按院的印信别人敢盗,难道奸王的盟书我就不敢盗么?前次沈仲元虽说铜网阵的利害,他也不过说个大概,并不知其中的底细,大约也是少所见而多所怪的意思。如何能够处处有线索,步步有消息呢?但有存身站脚之处,我白玉堂仗着一身武艺,也可以支持得来。倘能盟书到手,那时一本奏上当今,将奸王参倒,还愁印信没有么?”越思越想,甚是得意。
——这里,我不厌其烦的再次强调,玉堂不是一气之下,不顾一切的跑去冲霄楼的,而是事先有过一番思量和冷静充足的准备。换句话说,他并不是抱着必死的信念而去的,正相反,他认为自己的胜算很大,凭自己的一身武艺肯定能拿到盟书参倒奸王。所以那些最爱指责白玉堂冲动的人,能不能请你们睁大眼睛,摸摸良心再说话好吗?
考虑清楚后,夜间二鼓时分,玉堂第三次来到了木城之下。相比前两次的谨慎,这次他完全放开手脚,凡有不通闭塞之处,就掏出如意综来过去,一连几次,皆是如此。越过一道道的板墙,便看见了冲霄楼,稍稍歇息,就绕到正北方的楼梯,刚要上去,病太岁张华提着一把笨刀出现,一招即被玉堂收拾了。——竟然有人怪玉堂下手杀了他,我真的很无语,这么危险的地方,这么危险的时候,难不成玉堂还找根绳子把他捆起来不成?
提着笨刀的玉堂继续上冲霄楼,却没留意躲在一旁的小瘟癀徐敝(注:瘟癀就是瘟神、瘟疫、病的意思),就是此人闪身进了铁门,暗暗将索簧上妥,专等拿人。再往后就是玉堂触动机关身陷铜网,请恕我无法详细解说一番,因为但凡是白迷,都不忍、不想、不愿看到这一段的。
当时的我并不知道《三侠五义》没有完结,而是像吧里过去一位大神形容的那样:丢下书掩面而去,再不理会书里其他人的命运。事实上我看过这一回后,有整整一年的时间没有再碰过这本书,大家应该想象得出我有多伤心,没有玉堂,这本书于我也就没了任何意义。
不管怎样,玉堂就这样上了冲霄楼。
对于他上冲霄,有许多种说法。有说:这是他冲动的性格导致的。有说:他的牺牲毫无意义。有说:一块大印而已,真不值得。有说:他因为掉入铜网才得到了升华。也有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打碎给人看。甚至我们白迷夸他一句“为国为民”,都有人跳出来大喊:够不上!
这里我只想问一句:玉堂去冲霄楼拿盟书是为了他自己吗?他是为了拿到盟书好升官发财吗?
玉堂的想法是如此纯粹而实际:“倘能盟书到手,那时一本奏上当今,将奸王参倒,还愁印信没有么?”却生生被人挖掘扭曲成那么多奇奇怪怪的原因。
其实原因很简单:大印被盗,他自责不已,想用盟书来弥补过失。
说的再透彻些,因为大印丢失他自觉难辞其咎,很希望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而眼下在无法立即追回大印的情形下,取得盟书就成了反败为胜的最快方法。要不然你们说他该怎么办?傻傻等着襄阳王上门找茬吗?
至于夸他“为国为民”,乃是因为,假如盟书拿到,谁是最终受益人?当然是老百姓,有了奸王谋反的罪证,朝廷就有了理由剿除他,从而免去了一场祸事,国家得以稳定,百姓得已安居。现实社会里地铁上抓个小偷都被表彰成:为了保卫国家人民的财产安全,拿盟书怎么就不是为国为民了?
或许对玉堂来说,上冲霄还有他自己的理由,比如他一贯秉持的“义”,他此次来襄阳所肩负的职责,为了辅助他的义兄,为了将功折罪……但无论何种理由,坐在衙门里干等都不是他锦毛鼠会干的事,他不会坐等敌人再起攻势,也不会坐等别人来解救他。
——这一去,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对得起圣上,对得起包公,对得起盟兄,对得起自己了。即使明知危险,也不会回头。
不为千古芳名,但求无愧我心。
石老早已驾鹤西去,没有人能代他揭开后续故事的面纱,他最后留下的故事概梗,也早已被后人篡改得面目全非。
粗粗盘点一下后续作品,鲁迅先生说看过六十几本续书,很多都文笔不佳,以至于他是捏着鼻子才能看完。最出名的当属假借石老名义出版的《小五义》里头给玉堂安了妻子、侄子和儿子,于是某著名评书里,以小一辈为解说对象的七杰小五义横空出世,白云生,白云瑞均有不俗表现。
文笔较好的有《续侠义传》和《续七侠五义》,均是玉堂未死,继续书写着人生传奇。前者玉堂与襄阳王王妃的侄女元翠绡结成连理,末了夫妻双双修仙;而后者则是玉堂为襄阳王的八郡主——琼花郡主所救,破襄阳后由皇上亲自赐婚。
评书界里,连丽如和陈丽君两位女先生同样给了玉堂拥有红颜知己的崭新人生。
影视剧里,不同演员演绎着不同的锦毛鼠,与不同的展昭展开对手戏。
网络上还有数不清的各类以白玉堂为原型的文章,即便大多被毁得不轻。
某日,我们又惊奇的发现,以“白玉堂”三字命名的各种产品不断问世,有名人故居,演员艺名,玉石连锁店,蔷薇花,美白化妆品等等等。
可以说,“白玉堂”已然超越了原有形态,正以更广阔的方式在这世上流转。
很难确定石老究竟给了玉堂什么样的结局,即便从他的角度出发,也依然有生还的可能,更有吧友一针见血的指出,人物的命运全由作者一手掌控。具体详细的分析,在清茶姑娘的帖子“我看冲霄楼”里已经说的很详细了(http://tieba.baidu.com/p/2689430378),建议大家看看。但无论生死,都改变不了我对他的喜爱之情,他在我心里永远都是那个飞扬洒脱的少年,嫉恶如仇的侠客。
有句话说的好:不在乎结果,只享受过程。
所以冲霄楼不该是玉堂的终结,他人格的魅力,个性的闪光点绝不会因为冲霄楼而被抹煞、被遗忘。真正的白迷不会只爱结局,而是爱他的全部,潘家楼上的明辨是非,苗家集里的狠毒无情,闹东京时的胆大无畏,设计捕猫智谋过人,惩治淫尼尽显风流,交手北侠少年气盛,捉拿水怪义无反顾……以及三上冲霄的那份担当和勇气。
因为《三侠五义》没有完结,后头的故事便有了无数种可能,但即便看起来玉堂已陨落冲霄,有关他的传说也不会消失。
我们白迷仍会怀念他、想念他,以各种方式延续他在我们心里的美好;网络上以他名字写就的文章还是会接二连三的出现,讲述一个个或平凡或精彩的锦毛鼠;每天都会有新的人认识他,欣赏他,为他欢喜,为他喝彩……这一切就如同一出永不落幕的剧目,将会不断地在世间上演。
我深信他在很多人心里都是一个传奇,抑或永远无法企及的梦想。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和某些白迷不同的是,我从不认为冲霄楼对玉堂来说是他最好的结局,烟花论也是本人最痛恨的说法,包括那个对于悲剧的论调和不希望他老去的可笑理由,我也一直不能理解怎么会有宁愿玉堂死去也不愿他平安到老的白迷?
直到我看到了这句话:喜欢和爱的区别。
比如一朵花,你喜欢它,你会摘下它;而假如你爱它,你会经常为它浇浇水。
这一刻,我突然无比释然。
我懂了,你懂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