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得到App]听到一种说法,大致意思是:人的需求和动力来源于“期望差”。
我的理解是,对于人本身来说即:自身现在的样子和自身期待的样子的这段距离;对于物来说即:物现下给我们带来的功能和我们期待它所拥有的功能的差值。它可以用在自我激励上,也会在文案推广中会经常被用到,让用户产生期望差,从而感到有所需求。
假如有一个人,他现在还并不优秀,可是他希望自己是优秀的,那么他就会有意愿通过各种学习让自己变得优秀。当然这要对线下自身情况有清晰的认识,认识到自己不足的地方。要不然就会变成,一个人本来就那样,可是他觉得他自己是优秀的,这就是对自己认识不清,就是自负了。
比如五年前的移动互联网,我们希望能够随时随地的娱乐和办公,这就促使了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广泛传播,因为它满足了人们这方面的需求,那这方面的需求即是由“期望”产生的。
女孩子在逛商场是总是免不了受到导购的影响,一下子就买多了,特别是护肤品,在导购的创造的美好未来里不可自拔。这里,导购用的方法就是提高你的期望值,让你觉得你也是能够拥有水感的肌肤、白皙的面庞的。你当然会为了这个期望中的未来乖乖掏钱了。
了解用户的需求,就是要找到他所期待的事物该有的模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