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女今年在公立学校读小学一年级,学习压力不大,但是最近家长群却有家长呼吁老师补课。
这几名家长的意思是,私立学校的孩子每天放学后都会继续学习一段时间,而且一年级太轻松,怕孩子二年级跟不上进度,为了保证孩子的竞争优势,宁愿多花钱也要把孩子的基础打牢。
家长群里一翻七嘴八舌后,一名家长做主用数字接龙的方式征求大家意见,本以为同意的家长不多,但接龙一开始就停不下来了,数字一直滚动。
也有家长质疑这么早就补课不合适,而且价格也比较高,还要买书本。但这些质疑很快就被淹没在数字中,最终全班50名学生家长都同意了补课。
这种补课,在南充这样的内地城市,只能算家长提高孩子竞争的普通方法。据说在一线些大城市,有的父母对什么时候怀孕,什么时候生娃都计划精准,以保证孩子生在年初,占据同龄人获取知识的生理优势。
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形成“剧场效应”。
在座无虚席的电影院里,原本大家看电影看得好好的,突然前排的人觉得看不清站了起来,于是后面一排接着一排的观众为了看见荧幕不得不也站起来,最后所有人都只能站着看电影了。这就是剧场效应。
剧场效应是一种无序失衡的状态,一旦开始,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现在的教育趋势,从形式到内容都非常类似:把中学的课本提前到小学读,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上,更不要说为了幼儿园或者小学而竞争购买高价的学区房了。
很多家长其实也不愿意加入其中,但是后果他们接受不了。就像侄女班级家长群提出质疑的家长,最终也同意了补课。当大家都站起来的时候,你还无动于衷坐着,老师不满意,其他家长不满意,最后自己都觉得是个异类。剧场效应加上从众心理,没有几个家长能得以幸免。
当然,教育是两方面的,除了家长群体,教育培训机构也存在剧场效应。大家争抢优秀教师、名师,硬件软件不断升级,开发各种课程、辅导班、兴趣班,价格越来越离谱。
两方恶性失衡的后果,都得由家长和孩子们来承受。家长的经济负担越来越重,学生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但没有人会停下来,因为停下来就意味着输。
剧场效应还有个特点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既是观众也是剧中人。不管你是谁,在某个阶段都会裹挟其中,由不得你。
现在家长群体对补习班已经酝酿出抵触情绪,要求严查补习、严控补习班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现在大家都已入了圈,没有办法停下来。
这个怪圈的驱动力就是利益。学校想停,家长不愿意;家长想停,培训机构不愿意;培训机构想停,辅导老师不愿意……环环相扣,错综复杂。
每个人都只想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最终没有人利益能最大化。当雪崩到来时,每一片雪花都不觉得和自己有关。
要控制剧场效应发生,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一开始就让剧场的管理人员出面,制止最初那批站起来的观众,让他们守规矩、讲秩序。
剧场效应发生后,要控制局面,也必须由剧场的管理者出面,暂停演出,把秩序恢复再开始。这样的代价肯定很大,特别会遭受第一排坐着的或者是VIP包厢的观众不满。
回归教育现实,也得由管理部门出面整顿教育乱象。个人观点是回归80、90年代的模式,让学生回归教室,教师回归学校。减少师生的自由时间,辅导班自然就没法生存。
同时禁止私办小学、中学,所有学生的九年义务教育都在公立学校完成。减少抢老师、抢生源的现象,割断教育行业追名逐利的链条。私立资源可以投向职业学校、专科院校,甚至大学,更有利于人才结构培养和整个领域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