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月前我换了新的MacBook。起初,因为是新电脑所以用完之后都会仔细擦拭,可是到了今天已经140天了,我却依旧维持着“打完字就要擦键盘,怕留下油渍”的习惯。说实话,很累。
假期的最后两天,我补了一部叫《艾米丽在巴黎》的美剧,故事关于一名非常芝加哥的女孩调到所在广告公司的巴黎总部,在为期一年的出差中发生的种种囧事,更多的是“美事”。一开始在众多备选中选择了这部片子是因为它短(每集30分钟不到,一共10集),看下来之后除了很想去巴黎,也解开了一些纠缠已久的结。
来到简书的一个多月里,我的文章大半都在苦恼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纠结要不要辞职。也敲下了很多文字告诫自己“不要被困在这座城市,走出去才是生活的意义”。这期间也有走出迷茫的时候,但通常是清醒不了两天就被拉回混沌。多以旁观者的视角看看自己,保持客观与清醒是我说的;转眼又困于自己的小圈子,丢失方向的事也是我做的。而现在终于幡然醒悟,我不想被条框约束,但那些条框都是我自己安的。我想去其他地方,没有人拦着我,只是自己没有朝着那个方向跑罢了。
上班以来,生活慢慢变得三点一线:早上起床就去上班,午休只够在办公室或周边用餐,下班后就立即回家,看书学习,总之要弥补白天缺失的那些时间。我显得很着急,因为要尽快完成语言课程,才能谈下一步申请的事。可同时又好像一点都不急,通勤途中没有复习单词,上班闲暇时间也没有利用起来练习听力。我一边羡慕着他人丰富的休闲生活,一边安慰着自己马上便能解脱;一边觉得学习时间无比珍稀,一边浪费地丢掉了没有挤干的海绵。就这样一天天地耗着,逐渐形成了“时间习惯”,又好像做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做。于是,一下班就回家,虽然心里憧憬着日剧里那种全是常客的深夜居酒屋;周末渐渐拒绝朋友的邀约,给自己安排效率不怎么高的学习计划;工作一年,熟悉的人们还是那些;头一天晚上一定要想好第二天穿什么,省去搭配的时间可以多睡会儿……讨厌循规蹈矩的我貌似过着比任何人都规律的日子。
此次小长假,我曾以为铁定了要在家宅个八天,毕竟是那么宝贵的连续的学习时间。但我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对劲——虽然慢热,但我也打心底喜欢着与人交流,倾听他人的故事。由于职务的关系,工作上并不能带给我值得交往的人脉。而开始“学习”后的我也把平日的社交通道封闭了。文章中的想法都是自己发出的,要么看书要么看剧得到的启发,却鲜有和朋友谈话得到的宝贵经验。原来,我取消外出看似在节约时间,实则是在浪费它。我一直希望成为一名灵感涌现的创作者,所以开始学习心理、写作,却忘了社交(即便是所谓的无效社交)是最重要的一环。所以,我强迫自己不能心疼时间,和一个推了很多次的朋友去看了展,临时买了电影票,久违地放松了一把。另外一天,我拉着男朋友约了久违的会,看了另一场电影。在外面虽然没有时间看书,却意外地情形,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而现在又是什么模样。
看那些代入感很强的剧情的时候,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美国留学的时候,美国人的随性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好像能轻松地驾驭各种场景。不同种类的服饰穿在一个人身上会有不同的感觉,但完全不会有任何违和感,因为他们自带自信、随意、兼容万物的气场。来自芝加哥的艾米丽更是把这一气质发挥的淋漓尽致。她聪明、美丽,面对法国人的苛刻从不怯场,总是迎难而上,好像一切都没什么大不了的。剧中的巴黎人更甚,就像那些艺术作品中描绘的,从内而外散发着无法模仿的慵懒气质,对周边的一切不屑一顾,却又游刃有余。看到他们,我好像看到了生活应有的样子,也明白了为什么自己讨厌完全按照计划走的人生的——因为那是不可能的。别再封闭自己的时间了,那样对创意不好。C'est la vie.
现在,我好像不再惧怕明日的开工了,因为循规蹈矩已经结束,真正的生活就要开始了。
一度讨厌的“临时邀约”也不会再拒绝,毕竟真实的生活中,绝大部分事件都是打破计划而来的。
今后也不会再每打完字就要擦拭一番键盘——它就是为接触手指而设计的,并非藏品,留下些油渍又如何?也不是永远擦不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