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知道苏轼反对王安石新政被贬。
当时宋英宗去世,长子赵顼继承皇位为神宗。
年轻的黄帝准备大展宏图,有所作为。他大胆起用锐意进取的王安石,并提拔他做江宁知府、翰林学士和参知政事。
在新皇大力支持下,王安石开始了自己变法新政。
他建立了变法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这是由皇帝特设的制定户部、度支、盐铁三司条例的机构。
紧接着,他又制定并推行了一系列新法条例,主要包括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市易法、青苗法、免役法、均输法和方田均税法等,还包括有利于整顿军队、增强军队实力的将兵法、减兵并营法、保甲法和保马法等。
客观上说,这些新法条例如果能够落实,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有助于改善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
新法条例推出后,引起了轩然大波,并在朝中迅速形成了以司马光为领袖的反变法派,也称保守派。
保守派中有些人抵制新法推行,是因为新法触犯了他们的既得利益。
而保守派中的一些老臣,如韩琦、文彦博、欧阳修等,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诚恳地向神宗皇帝指出了新法的一些弊端,很多意见都很有见地。两派各抒己见,互不相让。
但是追求进取、行事果决的年轻皇帝和王安石却都无视这些意见。于是很多元老重臣纷纷辞去官职,告老还乡,这其中也包括司马光。
苏轼再次回到京城后,正好遇上这场变法中变法派和保守派争斗的高潮。
我们知道,苏轼一直有一套成熟的政治方略,在他的很多文章和奏折中,也能看到这一点。面对北宋当时因循守旧的现状,他是希望变革的。
但是对于王安石激进的变法主张,他却抱着怀疑和否定的态度。
他直接针对变法派的批评态度必然遭到他们的嫉恨。
很多人便开始编造谎言,陷害苏轼。苏轼在这种针锋相对的政治斗争中,渐渐感到势单力孤,处境危险。
于是他上书朝廷,请求皇帝将自己调离京城,出任地方官职,最终得到了杭州通判的官衔。
自从任杭州通判开始,苏轼连任四州地方官,分别是杭州、密州、徐州和湖州,时间长达八年。
苏轼虽然反对王安石领导的新法改革,但是苏轼也承认,新法的很多内容是有利于巩固国家统治的。
就在苏轼由于“乌台诗案”被贬后,一度差点被杀。
一部分混进王安石新法阵营的人,对苏轼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但也有一部分人为苏轼求情。
求情者中要提到两个特殊的人:一个是已经退隐的王安石;另一个是神宗的祖母曹氏。
王安石当时上书皇帝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由于以上二位和其他求情者,加之皇帝本来也因爱才不想真的把苏轼处以极刑,这才使得苏轼得以全身而活。
王安石和苏轼之间的矛盾只是集中在政见上,在才学和为人上,王安石是很佩服苏轼的。
所以野史才有苏东坡拜访王安石,不巧王安石外出,苏轼轻率改写王诗,王安石一怒之下把苏轼贬官到黄州任团练一职。
王安石诗题为《咏菊》,开头两句是: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见了,觉得不对,提笔改为: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苏东坡贬为后的九月某日,在后花园赏菊时,看见满地都是飘落的菊瓣,才恍然大悟:原来王安石所咏,乃是黄州的落瓣秋菊。
这个故事所表现,既有王安石的睿智大度,也有苏轼的知错就改。
这两个伟大的文学家,用自己的胸襟和境界,一改世俗成见,谱写了“文人相亲”的新曲。
当然这也要得益于苏轼遇到了王安石这个“好对头”。
网友评论